笔趣阁

紫夜小说>稷下是哪个地方 > 第429章 灵犀指引(第2页)

第429章 灵犀指引(第2页)

“指引,亦是自照。渡人之时,方见己身迷津。缘起性空,相逢者皆映照彼此心影。”

这句话如同清泉,洗涤着李明的认知。他恍然大悟,原来他以为自己在指导柳儿,实际上,柳儿的每一次抉择和成长,都在映照着他自身生命中的课题。他鼓励柳儿勇敢开始,何尝不是在提醒自己?他看清柳儿的畏难情绪,正是因为那也是他自身的写照。这场梦,这场跨越时空的“指导”,本质上是他的高我为自己安排的一场深刻疗愈与启蒙。

就在他领悟到这一点的瞬间,卷轴上的字迹出柔和的光芒,整个阿卡西图书馆仿佛与他产生了更深层的共鸣。他感觉到自己的灵体变得更加轻盈、通透。

梦,再次醒来。

李明睁开眼,窗外天已微亮,雨早已停了,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是单纯的触动,而是一种深刻的平静与了悟。他清晰地认识到,那个在稷下学院求学的柳儿,或许是他内在某个面向的投射,或许真是某个平行时空的有缘灵魂,但这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奇妙的梦回之旅,他不仅帮助“柳儿”坚定了道路,更照见了自己内心的阻碍,并获得了穿越阻碍的勇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梦境如潮水般退去,意识从深邃的稷下学宫与浩瀚的阿卡西纪录中被温柔地托起。李明缓缓睁开双眼,卧室里弥漫着晨曦将至的微光,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通透感充盈着他的身心。

那个关于柳儿、关于选择、关于“开始”的启示,不再仅仅是一个触动心弦的念头,而是如同一颗种子,在他现实的土壤中悄然生根。他坐起身,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查看手机,而是静静地回味着梦中阿卡西图书馆里那份了悟——“指引,亦是自照”。

接下来的日子里,变化是细微却切实的。工作中遇到那个曾让他想绕开的复杂项目,他记起了柳儿面对辩论压力时的转变,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整理资料,迈出了沟通协调的第一步,现困难在行动中逐渐瓦解。周末,他翻出了积灰的吉他,指法早已生疏,但这一次,他没有因为弹得磕磕绊绊而放弃,只是享受着音符从生涩到略微流畅的过程,体会着“开始”本身带来的愉悦。他甚至主动给一位因小事产生误会的朋友了信息,开启了冰封的对话。每一次小小的“开始”,都像是梦中那句箴言在现实中的回响,带来一种踏实的力量。

他意识到,那个清明梦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句格言,更是一个视角——一种如同指导灵般审视自身生活的视角。他仿佛能时不时跳出情绪的漩涡,带着一丝慈爱与明晰,观察自己的畏难、犹豫,然后轻轻地推动自己:“试试看吧,别让可能性还没开始就结束。”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李明带着对梦境奇旅的隐约期待入睡。意识模糊之际,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熟悉的抽离感与清醒感。这一次,他并未直接降临稷下学院。

他现自己立于一片朦胧的星光之中,周围是流动的、闪烁着无数画面与符号的光带。一个温和而非人类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直接注入意识的理解,在他“心”中响起:

“见证者,你已初步领悟‘自照’之意。前次之旅,是为你揭示‘开始’的勇气。此刻,你可愿更进一步,并非仅作为指引之灵,而是真正体会‘选择’之重与‘坚持’之味?此去或有不同。”

李明心中涌起好奇与一丝郑重,他以意念回应:“我愿意体验。”

话音落下,周遭星光骤然流转、加。下一秒,强烈的代入感袭来,他不再是悬浮的旁观者,而是……

他感觉到了竹简的温凉质感压在指尖,嗅到了空气中淡淡的墨香与草木清香,听到了自己胸腔里因为紧张而微微加的心跳。他低头,看到了稷下学宫的青衫。他,此刻就是柳儿。

不仅仅是身体的感觉,连同柳儿的情感与记忆也如潮水般涌入:对哲学之美的深切热爱,对辩论大会的重视与不安,对师长认可的感激与怕辜负的压力,还有……对那位只在心底响起过声音的“指引者”的依赖与怀念。所有情绪都真实可触。

他正坐在辩论大会的预备席上,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对手是另一位以博闻强记、逻辑严密着称的师兄。议题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今之辩。他准备了许多,但临场却现,对方的角度刁钻,引经据典,攻势凌厉。

最初的几个回合,他感到大脑有些空白,平日熟悉的章句似乎都躲了起来,应对得颇为吃力。一股熟悉的挫败感和“我不行”的念头迅升起——这是李明现实中熟悉的畏难情绪,也是柳儿此刻正面临的巨大挑战。

就在这时,那个曾经指引柳儿的、属于李明的“指导灵视角”突然在内心深处自动浮现,带着冷静与慈悲:

“稳住。呼吸。无需追求完美反驳,先真诚表达你的困惑。记得吗?错误的开端,胜过完美的停滞。”

这双重视角奇妙地融合了。作为柳儿,他感受着临场的压力和思维的卡顿;作为李明,他调动着越柳儿当下局限的觉察与鼓励。

他依言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再急于寻找华丽的辞藻去驳斥,而是抬起眼,看向对手,诚恳地说:“师兄高论,弟受教。然则,兄台以‘行难于知’立论,窃有一惑:若‘知’未至透彻,如暗夜摸象,所‘行’岂非盲人骑瞎马,其险岂不更甚?此等之‘行’,其难是否源于‘知’之未明?”

这番话,并非什么惊世之论,却胜在真诚,并且巧妙地将议题引向了“知”的深度与“行”的风险之间的关系,瞬间打开了新的辩论空间。会场内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几位师长微微颔。

在接下来的交锋中,他不断在“体验者”的紧张与“观察者”的清明之间切换。当陷入柳儿的情绪时,李明的视角会提供冷静的策略;当李明的思维过于抽离时,柳儿的切身感受又会将拉回辩论的现场感。他越来越自如,言辞越流畅,思想的光芒在交锋中愈闪耀。

大会结束的钟声敲响。他并未“战胜”那位强大的师兄,辩论最终被评判为“各有千秋,启良多”,但他清晰地从师长和同窗眼中看到了赞赏与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喜悦,那不是源于胜负,而是源于他直面了压力,坚持了下来,并且真正享受了思想碰撞的过程。

就在柳儿与同窗互相致意,沉浸在辩论后的兴奋与反思中时,李明的意识再次被轻柔地抽离。他回到了那片星光之中,柳儿的感受如潮水般退去,但他对“选择之后”的坚持与成长,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那温和的宇宙意识再次响起:“体验结束。你已亲历‘选择’之后的路。感觉如何?”

李明回味着刚才那混合了紧张、挣扎、突破与喜悦的复杂感受,心中了然:“我明白了。鼓励他人‘开始’或许相对容易,但真正体会选择之后的艰辛、迷茫乃至可能的失败,并依然能找到坚持的意义和内在的力量,才是更深刻的成长。我不再只是告诉柳儿‘别怕’,而是和他一起走了一程。”

“善。”星光照耀,仿佛带着赞许,“归去吧,此次体悟,需细细消化。”

意识回归身体,李明在现实的晨光中醒来。这一次,他的心境更为沉静而坚实。他不仅懂得了“开始”的勇气,也初步体验了“坚持”的质感。

喜欢稷下的一天请大家收藏:dududu稷下的一天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