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们家每年国庆都会去人民广场看升旗,没有例外,我爸一如既往早晨四点就开始叫我们起床,磨磨蹭蹭五点才出门。
我妈提议骑自行车出门,我爸立马翻出他的市民卡,给我们三个刷了三辆绿色市民公共自行车,哼哧哼哧往广场赶。
街上除了橙黄的路灯就是橙黄的清洁工,飞驰的绿色自行车显得与这个清晨格格不入,却又像是这座城市该有的样子。
年初开工的城市轻轨已见雏形,一个个没有轨道的桥墩立在绿化带里,托住空中追不上月亮的云朵。
“明年轻轨也该通车了,到时候咱必须得来坐这头趟车。”陆队长骑在队伍最左边,影子落在地上,被我的车轮追赶。
“我可不凑那个热闹,那年地铁通车跟你过去,差点就被挤成肉馅了。”我妈骑在队伍最右边,我和我爸的影子都打在她身上。
“闺女,那你跟爸爸去。”
又是左右为难的选择,于是我选择加快速度,支持我妈:“我也不想被挤成肉馅!”
两个老人家骑不动,就在後边看我加速减速,站起来又坐下,嘴里不停喊着“慢点”。
广场上没有什麽人,年年都是如此,除非有活动,否则很少有人会特意赶过来看升旗,陆队长说这是他的一点小情怀,少一次都会觉得人生不完整。
後来我去了北京,在人山人海的□□,总会想到我们一家三口站在人民广场上吃阳光早餐等待六点的场景。
“这阳光早餐越来越贵了,几年前一个肉包也才五毛钱,现在都一块五了,光涨价也不涨个头。”齐医生边掏兜边跟老板吐槽,老板笑着说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
陆队长接过豆浆,眼里都是赞同:“都不容易。”
“别跑。”
身後突然飞过两个身影,我们都还没反应过来时,陆队长已经提着豆浆追了上去。
“爸!”我也跟着追上去,被我妈一把拉住了。
“你爸是警察,没事。”
说完站在原地啃包子,豆浆吸管掉在地上,被风吹到路边,她都没有发现。
天空泛了鱼肚白,陆队长还没有回来,广场上人越来越多,已经是五点四十七了,齐医生越等越冷静,带着我走到广场中间视野最好的位置,人人都往那儿挤,我们瞬间被淹没在人群中间。
“妈,我爸该找不到我们了。”
“这样他都找不到,那他这警察也别当了。”
五点五十三分,陆队长气喘吁吁地钻到我们身後,一手搂住我妈,一手抱着我,手里的豆浆还冒着热气。
“贼被你爸制服了,怎麽样,是不是很厉害?”
“当然,我爸最厉害。”
在五星红旗下,最炽热的人民警察,陆军恒,是我一生的英雄。
……
回到家时已经接近中午,阳光洒在窗台上,有小孩在楼下追逐玩闹,说着有些听不懂的儿童嬉语,也不过几年光景,我们已经和现在的儿童有代沟了?
我们小时候都在玩些什麽?
跳房子,跳橡皮筋,砸沙包,单脚抓人,有时也会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就我窗前这颗大树,都不知道爬上去捞过几回羽毛球。
楚霖偶尔还会跟我们一块玩,可自从他上了初中,常常双手插兜,一副“我是大人,懒得同你们这些小鬼一块”的模样。
柳南对此行为嗤之以鼻,在背後大骂楚霖装逼怪。
不知道是从什麽时候开始,我们也渐渐不再聚在一块讨论今天要选哪个游戏玩闹。
陆队长坐在沙发上,看我进进出出收拾自己,“要出去啊?”
“嗯,我约了同桌去图书馆写作业。”
“放假第一天不好好出去玩一天吗?”
齐医生点点头,说:“难得休息,跟柳南出去玩一天呗。”
陆队长是以高考612分考上的公安大学,齐医生则是新远医科大学本硕博连读的高知识分子,他们俩工作忙,在家的时候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看书,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即使没能直接遗传他们的高智商,也会被这学习氛围所影响。
别人家学习靠父母,我们家学习,靠自觉。
楚霖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被留级,干妈气得停了他的钢琴课,每天晚上都把他送到我家看书,让他好好看看高智商人群住在一起是什麽样的学习氛围,那会还在上幼儿园的我英文词汇量比三年级……不,二年级的他还高。
“我都跟人约好了。”
“那你晚上早点回,干爸干妈要过来吃饭。”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