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端午。
在这日,城中的百姓们会斗百草丶赛龙舟丶射粉团丶孩童会穿上五毒纹的衣裳,裹角黍丶系彩绳丶挂艾人丶采草药。
城中十分热闹,难得过节,建康城的百姓甚是重视,其中最隆重的便是赛龙舟和射粉团。
恒王府。
何忠自院外急匆匆跑进来。
“殿下。”何忠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神色凝重。
“这是什麽?”宗泰疑惑地问。
“殿下,这是娘娘汤药的药渣,药渣属下让陆郎中查过了,里面没有人参,但这汤药还是有人参的味道,属下买通了太医院煎药的宫女,才知晓,德贵妃宫里的萍姑姑每日都悄悄往里面倒东西,德贵妃每日用不了那麽多参汤,想必这参汤是倒进娘娘的汤药里了。”
“啪!”宗泰恶狠狠地将手中的茶盏摔到地上,茶盏破碎,瓷片零落一地。
“殿下息怒!”何忠急忙跪下来。
“本王敬她是养母,只要她将来不做出格之事,本王仍然会敬她为母妃!不承想她竟如此恶毒,还要毒害本王的母妃!”袖袍下,宗泰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殿下!您要怎麽做?”何忠有些害怕宗泰这凶狠的样子。
“她想悄悄毒害本王的母妃,本王绝对不放过她!既然如此,就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宗泰咬着後槽牙,他望着桌上那药渣,心中恨意蔓延。
“是!”何忠点头。
入夜。
姜柔止和长韵他们在城中闲逛,端午节甚是热闹,街上张灯结彩,孩童们穿着五毒纹的衣裳,手中拿着团扇嬉闹。
“今日咱们出来透透气,你心情可好些?”长韵挽着姜柔止的手,魏肃舟在後头,手上和肩上褡裢挂满了各种吃食。
“唉······如今坐如针毡,也不知未来如何。”姜柔止隐隐感觉不安,但这不安也不知为何。
“别怕,一定会没事的,今日痛痛快快地玩耍。”长韵微微一笑。
“好!那今日便不醉不归!”姜柔止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街道上十分热闹,前方许多人围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几人被这热闹吸引了,上前去凑热闹。
“这位公子射中了!”小贩将悬挂在架子上的角黍取下双手奉上。
衆人欢呼,那射中叫黍的公子剥开叶子,咬了一口,惊呼道:“这是蜜枣的!”
此时又有人开始拿起小角弓,架箭开始射。
“这个有趣!我们去瞧瞧吧。”长韵艰难地拉着姜柔止钻进人堆里。
“哇!又射中了!”衆人又欢呼。
“柔妹妹,这是射粉团,有趣的紧,你要不要试试?”长韵建议。
“对啊,柔妹妹,你试试嘛!”魏肃舟也鼓励她。
姜柔止有些不好意思,“我不会射箭······”
长韵从荷包里取出几个铜钱递给小贩,拿了角弓,“试试嘛,我也不会,这角黍是蜜枣的,你不是最喜欢吃蜜枣的角黍吗?”
“柔妹妹,我喜欢豆沙的!”魏肃舟眨巴着眼睛。
“我······我试试看吧。”姜柔止觉得甚是有趣,把玩着角弓,想着怎麽才能射中。
“姑娘,这没射中也不打紧,待会姑娘无论有没有射中,本店都赠送一枚角黍!”小贩笑眯眯看着姜柔止。
“是啊,试试嘛!”长韵鼓励她。
姜柔止举起角弓,瞄准前方的角黍,放松手中的箭,可惜没射中,歪了。
“姑娘,没射中!再来一次!”旁人笑着起哄。
姜柔止又架起角弓。
“嗖!嗖!”旁边的人连着射出几箭,架子上的几个角黍同时落下。
“射中了!姑娘好厉害的准头!”小贩连连称赞。
姜柔止疑惑地转过头,只见兰维桢正穿着明艳的绯红锦袍,云鬓上别着一支大红珊瑚步摇,即便是在夜色中也璀璨夺目。
“这位姑娘,这是您射中的角黍!”小贩兴高采烈地捧着角黍过来,恭敬递给兰维桢,兰维桢示意玉心收下,顺便得意地瞥了一眼姜柔止。
长韵疑惑瞄了眼兰维桢,不知她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