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君非进来,都看了过来,大多都是警戒的眼神,胆小的还往身边人身後躲了躲。
君非找到大阳的位置,在角落里的一根柱子後面,走了过去,一个明显比大阳大了三四岁小孩依靠在柱子上。
面色红润,但很不正常,头发及脖颈间被汗浸得透透的。
君非唤了一声暖风,暖风蹲下身查看了一番,对君非禀报:“确实是热疾,没什麽危险。”
君非蹲下身来,对还有意识的男孩道:“你叫什麽名字?”
男孩脑子病的昏昏涨涨地,见君非如此,又见自家弟弟没什麽防备的样子和他怀里的东西,明白了什麽,忍着难受回答:“大宝。”
“是自小在这京都长大还是外地来的?”君非拿出帕子给小孩擦了一下脸。
大宝想躲却没躲开,见人还等着自己回答,小声道:“外地来的。”
“为何到了这里?”
“家里遭了水害,都死了,和其他人一起到了这里。”
大宝说完忍不住咳了起来,而且咳得厉害。
君非安抚地拍了一下紧张的大阳,对大宝道:“你回答的很好。暖风。”
“在。”
“去请郎中。”
“是。”暖风转身出了庙宇。
大阳脸上满是惊喜,忍不住抱紧了哥哥,眼神亮亮地对君非说了一句谢谢,声音比之前大了些。
君非让两人在这等郎中过来,起身在庙里转了一下,可能是刚才君非的行为让衆人不再那麽怕了,有的小孩见君非四处打量也跟着眼珠子转动。
君非在中间空地坐了下来,而後对大阳招招手,大阳给哥哥顺顺气就听话地跑了过去。
“你和哥哥从哪里来的?”
“应远县。”以前自己娘亲常说这个,大阳记得很清楚。
应远县?貌似是淮水以南,他记得不久後那里会有一场大雨,成了水灾,好多人因此阴阳两隔,被迫流离。之後皇帝会亲自去皇恩寺祈福,却是受了埋伏,留下了祸根。
“你和哥哥多大了?”
“我八岁,我哥哥十一。”
“你这里有几个朋友?”
“四个。”
君非问了最後一个问题:“可否让我见见你的朋友?”
大阳低下了头,不再说话,而後又悄悄瞄了君非一眼,见君非没有生气,有些不安,小声解释道:“我不能说,我不要吃的了。”
说完头低得更狠了。
君非没再追问,而是把手里拿着的一个馒头递给了人:“前面你回答得很好,这个给你。”
大阳慌张地接过馒头,磕磕巴巴地道:“谢谢。”
见君非示意自己去哥哥那边,大阳高兴地转身,跑了过去,然後和哥哥分了那个馒头头,大阳狼吞虎咽,大宝却是吃的艰难,但不能不吃。
很快暖风就回来了,并带来了郎中,郎中很有经验,小孩子在这天气得热疾是很常见的。
君非让暖风随郎中去拿药,自己却是离开又回来了,并带回了一个装着东西的篮子,在暖风稍微收拾好的地方坐了下来,打开了篮子上的遮盖,然後肉包子的香气开始在屋里蔓延。
瞬间全部的小孩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却无一人敢上前,君非对大阳示意过来,大阳哒哒哒地就往君非身边跑,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君非。
君非拿了一个包子,并没有给人,而是把之前问的三个问题又给问了一遍,声音大了许多,使得其他人都可以听到。
大宝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地回答了一遍。
君非照旧表扬了一下,然後把包子递了过去:“这个给你,奖励。”
大阳开心地回了一声谢谢,见君非没有其他的吩咐,又跑回了哥哥身边,分吃同一个包子。
君非边留心其他小孩地动静,边想如何改善不久後那场水灾带来的後果。
这时,有人靠近了君非,君非擡眼,一个小孩,一个很有气势的小孩。
见君非注意到自己,小孩停住了脚步,也不回避君非的视线,一副大人的姿态:“是不是只要回答问题就有东西吃?”
君非看人明明很紧张还装的很镇定,也不戳破,点点头,拿出了一个包子:“名字。”
“四水。”
“哪里人?”
“连云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