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建秦国的有哪些 > 第234集 靠山屯春耕抗灾保丰收(第1页)

第234集 靠山屯春耕抗灾保丰收(第1页)

秦建国的话语在油灯的微光中沉甸甸地落下,像一颗定盘的星,稳住了在场几个核心人物连日奋战后略显焦灼的心。李向阳的第二封来信,如同一阵及时的春风,再次吹拂过靠山屯,将远方学子的牵挂与屯子里火热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这股无形的力量,驱动着每一个人在春耕的征途上,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麦苗破土后,田间管理的重心立刻转移。沈念秋的“新麦种学习班”从理论进入了实践阶段。她几乎整天泡在东头的三百亩麦地里,弯腰仔细查看着麦苗的长势。新麦种虽然抗倒伏,但幼苗期对杂草的竞争尤其敏感。一场春雨一场草,随着气温回升,田垄间的杂草也开始疯长,与娇嫩的麦苗争夺着宝贵的养分和阳光。

“锄头底下三分水,锄头底下三分肥。”老支书韩长海蹲在地头,用烟袋锅子指点着,“这头遍锄草,最关键,一定要除早、除小、除了!不能让草欺了苗!”

不用老支书多说,社员们都深知这个道理。天刚放亮,麦田里就已经布满了锄草的人群。男女老少齐上阵,按照生产队划分的片区,一字排开,挥舞着锄头。锄头起落间,杂草被连根铲除,泥土被翻松,既除了草,又起到了保墒的作用。这是一项考验耐心和腰力的活计,人们一边劳作,一边扯着嗓子拉着家常,或者说几句玩笑话,驱散着疲劳。嘹亮的东北民歌时不时地从某个角落响起,引来一片应和。

王彩凤在完成了主要的播种任务后,也加入了锄草的行列。不过,她的心思显然不止于此。张技术员临走前,曾无意间提过一种新型的除草剂,说是效率极高,但价格贵,使用条件也苛刻,对刚出苗的作物可能也有风险,目前还在试验推广阶段。王彩凤把这个事儿记在了心里,休息的时候,她找到沈念秋,悄悄问:“念秋姐,你说,咱们以后能不能也用上那种药水,哗啦啦一喷,草就死了,人就不用这么累死累活地锄草了?”

沈念秋用毛巾擦着额角的汗,摇摇头:“彩凤,你的想法是好的。但那东西,咱们现在用不起,也用不好。一是贵,合作社这点家底,买不起那么多;二是听说用量和时机把握不好,连苗都可能跟着遭殃。眼下啊,还是这锄头最可靠。”她看着王彩凤有些失望的眼神,又鼓励道:“不过,你能想着这些新东西,是好事。等以后咱们条件好了,说不定真能用上。你先把拖拉机摆弄明白,那就是咱们屯里的大宝贝了。”

王彩凤点点头,她知道沈念秋说的是实情。但她心里那颗向往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的种子,已然埋下,并且开始生根芽。她看着自己因为学习操作机器和参加劳动而变得粗糙甚至有些破皮的手掌,心里却没有丝毫后悔,反而有一种充实的满足感。

孙卫东负责的积肥运肥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和他带领的年轻劳力们被编入了各生产队,投入了紧张的锄草战役。孙卫东干起活来依旧像头不知疲倦的犟牛,他锄过的地,草根清理得最干净,土松得最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也带动着身边的年轻人,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竞赛氛围。休息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闷坐,也会听大家闲聊,偶尔插上几句。有人提起王彩凤开拖拉机拉水的事,夸她脑子活络,孙卫东这次没有吭声反驳,只是默默地磨着手中的锄刀,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以往的抵触。

这天下午,天气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从何处涌来大片的乌云,天色迅暗沉下来。风也开始变得强劲,带着一股湿冷的寒意。

“要下雨了!”地头有人喊道。

秦建国抬头看天,眉头紧锁。这云色,这风势,不像是一场普通的春雨,倒像是……他心头一紧,想起了老辈人说的“倒春寒”。

“快!通知各生产队,抓紧收工!妇女和孩子先回去!把合作社院子里晾着的种子赶紧收起来!”秦建国大声吩咐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命令迅传达下去,田野里一片忙而不乱的景象。社员们扛起锄头,快步往屯子里赶。沈念秋却逆着人流,往麦田深处跑去,她要去看看那些刚刚露头的、娇嫩的麦苗。

果然,随着一声闷雷滚过天际,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但其中竟然夹杂着细小的、坚硬的冰粒!是雹子!

“不好!是雹子!”沈念秋失声叫道,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虽然雹子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只有几分钟,随后就转成了冰冷的急雨,但对于刚刚出土、尚未完全扎根的麦苗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雨还没完全停歇,秦建国、老支书、沈念秋以及各生产队队长就冒着淅沥的小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麦田查看情况。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原本泛着新绿的麦田,此刻一片狼藉。不少麦苗被冰雹砸得东倒西歪,嫩叶破损,甚至有些被直接砸进了泥水里。原本松软的土表也被雨点砸实,部分低洼的地方开始积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妈的!”一个生产队长忍不住骂了一句,眼圈有些红。这可是全屯人指望丰收的新麦种啊!

沈念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株倒伏的麦苗,仔细查看着根部和茎叶的损伤情况,脸色凝重。“损失肯定有,”她声音低沉地说,“主要是叶片损伤,会影响光合作用。倒伏的如果根系没断,还能慢慢恢复,但长势肯定会受影响。最怕的是后续降温,这才是‘倒春寒’最厉害的地方。”

秦建国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都别慌!天灾人祸,躲不过,但咱们不能认输!老支书,您经验多,看眼下该怎么办?”

老支书韩长海沉默地吸着旱烟,烟雾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浓重。“要的是排水!地里有积水,苗根泡久了就得烂!立刻组织人,疏通田垄沟渠,把水排出去。第二,等天晴了,地皮稍微干爽点,赶紧追一次效肥,像人受了伤要补营养一样,给苗子提提劲!最好是稀薄的人粪尿或者化开的化肥水,小心别烧了根。第三,”他看向沈念秋,“念秋,你是技术员,看看有没有什么药能预防一下冻害后的病害?”

沈念秋立刻点头:“我马上查资料!公社农技站好像有一种石硫合剂,可以预防霜霉病之类的,我明天一早就去问问,看能不能申请一点回来。”

“好!”秦建国立刻拍板,“就按老支书说的办!各生产队立刻组织劳力,排水!男劳力不够,女劳力上!孙卫东呢?”

“在呢,支书!”孙卫东浑身湿透,从人群后挤过来,脸上满是雨水和泥点。

“你带你那队人,负责东头这片最严重的洼地排水!工具不够就用锹挖,用手扒,务必把水给我排干净!”

“是!”孙卫东二话不说,转身就招呼他的人马去了。

“彩凤!”秦建国又喊道。

“支书,我在这儿!”王彩凤也刚从地里回来,头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