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李贺在“苦吟派诗人”中还有自己“风格奇诡”的特色。
韩愈坚信,这位年轻人一旦走出自己的书舍,立马会像出鞘的名剑一样光芒四射,轰动朝野。
韩愈想错了,努力又有才华的“小镇做题家”不一定能有光明的未来。
李贺简直是唐朝“最倒霉”的考生。
本来拜访了韩愈后,当年他就能:早登科第振其家声。
但是当时他: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人还没满二十,老爹就去世了。
他服丧三年,一直到公元o年,岁的李贺才去参加考试。
他凭着才华一举通过科考,年底就要去长安考进士了~
可是才子遭人妒,有人上书主考官进行弹劾。
说是因为李贺的父亲叫“晋肃”谐音“进士”,所以李贺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
别人都是坑爹,李贺是被爹坑。
韩愈坚持为李贺说话:“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说,你们真搞笑,爸爸叫“晋肃”就不能考“进士”,那爸爸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
可惜韩愈打抱不平的小作文并没有用~′i
李贺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只能靠读书改变命运,可就因为老爹的名字犯了忌讳,一生失去了参加考进士的资格。
气得从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李贺,终于真切感受到了“愁”的滋味。
他用诗句装满了自己的愤慨独白: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烛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一个寒窗苦读近二十年,只为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好学生,突然失去了考试这条路,怎能不痛苦呢?
祸福相依,人生的悲剧也恰好是文艺创作的温床。
公元年,李贺的伯乐韩愈想办法给了他一个“奉礼郎”的职务。
这个官职非常鸡肋,要么管理宗庙,要么在祭祀朝会时引导君主和臣子的跪拜,这里看起来非常体面~
虽然收入可能低了点儿,但是工作非常清闲啊~
我心目中的神仙工作却遭到了李贺的无尽嫌弃,李贺嫌弃和一堆老头坐在一起做咸鱼工作。
文学的道路走不通,他开始倾慕弃笔从戎的道路。
每天他都在感慨“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dududu直播之历史名人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