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万事只看表面;看山不是山,看到了事情的内核;看山还是山,看透不说透,并且有能力解决事情。”
“拓展,打破认知。
空杯心态,重新学习。
向高人学习,汲取圣人的智慧。
万物一体,觉知生活,听从内心,写日记,觉察每一刻。”
觉醒,觉知,觉悟,决策,决定,觉行,才是良知开始合一。”
“核心是看透事物的价值。”
“是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七玥嘀咕。
好深奥~jpg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看完这个对话视频也在暗自思量这三个维度。
纷纷觉得,不愧是最后一个半圣人,说的话确实蕴含哲理。
七玥又打开了一个视频,她决定还是看看另一个之前很喜欢的博主的小视频吧。
看完这个,她打算换一个人物看看。
圣人的思想真的境界好高呀。
“他是千古第一完人~
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半圣人之一~
连孔子都因立功不足,输他半筹~
他文能开宗立派,武能安邦定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仅用天就平定o万叛军~被明史称为“文臣用兵第一人”~
他是文臣中的“军神”,思想界的狂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公认的三不朽圣人。
他就是明朝最强六边形战士————王阳明。
说到圣人,我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孔子,却很少有人会想起王阳明,甚至都不知道王阳明这个名字的存在。
那是因为孔子的仁礼观念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各阶层实践。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需要结合具体实践才能深刻理解。
普通人较难直接应用。
公元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
“啊,这么评价这么高的吗?不过确实,毕竟是大思想家嘛。”
七玥已经知道接下来要讲的,那不就是讲他出生之地吗?大概都差不多。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也在积极讨论着。
“不是谁评的孔子是圣人啊,凭什么为什么不是老子?”
先秦时期的一些思想家们集体抗议。
而唐朝以后的朝代就接受的比较理所当然了,孔圣人啊,不过,这个是明朝的王阳明居然能和孔圣人比肩,真是了不得。
明朝人则是觉得既骄傲又嫉妒,百姓们骄傲,皇帝和朝臣们则意味不明。
自己的朝代出了一个圣人,按理说明朝皇帝应该高兴的。
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大胖都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这说明他们明朝是正统啊,不然怎么能出现一个圣人呢?只可惜了不在他们所在的时代。
而与王阳明同朝的人又嫉妒了,凭什么?
………~~~(反正不遭人妒???????是庸才)
要说最不满的,那么就是宋朝朱熹的拥趸了,他们认为朱熹才是公认的“心学”大佬,是大思想家。
朱熹表示:格物致知明明是我的思想,好吗?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王阳明还过了他?
朱熹老夫子虽然表面上一派云淡风轻,内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郁闷不得劲,天幕怎么就不先讲讲他,他难道只配背景板???
七玥要是能听到他的心声多少得回一句:是的,背景板就很不错了???。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dududu直播之历史名人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