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直播的名人 > 第100章 谁是李世民口中的当代名臣五绝完人☆☆(第2页)

第100章 谁是李世民口中的当代名臣五绝完人☆☆(第2页)

而虞世南却以侍母尽孝为由,婉拒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悄然隐退。

而接下来的几年,虞世基靠着会来事儿,能哄领导开心,很快成了杨广身边的大红人。

反观佛系的虞世南并没有回老家伺候母亲,而是将岁月赋予山水,常年的浪迹天涯隐于山水之间~

但杨广非常执着,找到机会就想把他挖过来。

有一次杨广让他为身边的美人题诗作画,面对杨广的邀请,虞世南提笔写了一?《应昭嘲司花女》,婉拒了杨广的招揽。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文人到底是文人,墨香里尽是“文人风骨”,拒绝人都这么讲究,还好杨广不是个文盲,不然也得看的一头雾水~

公元o年,新帝杨广初登大宝,一纸诏令如惊鸿掠过秦淮河畔,虞世南纵使再不愿意,也不敢违抗圣命,自此踏入朝堂。

初授秘书郎之职,后迁任起居舍人,按说以虞世南的才学,在仕途上咱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奈何他声情耿介,如孤松挺立,见不得半点的蝇营狗苟。

杨广虽然惜其才,却也常被他刚直不阿的性子气得无可奈何,天天在隋炀帝眼皮子底下的虞世南,看着朝廷乱成一锅粥,官员们贪的贪、懒得懒,杨广更是只顾着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顾。

虞世南虽勤勉任仕,但一直过了o年,却依然卡在七品小官的位置上。

既然困于仕途,虞世南干脆埋头搞学术,任职秘书省时,他充分利用皇家藏书之利,主持编纂了?《北堂书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部典籍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对于后世文献学与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与此同时,他还协同当时的一众大儒,编撰了?《长洲玉镜》等o余部着作,也因此从官场边缘的小透明成了人人追捧的文坛大佬。

而哥哥虞世基因其机敏过人,巧于逢迎,在朝堂之上如鱼得水,仕途更是青云直上,直达宰辅之位。

权倾朝野的同时,他却失了本心,贪欲如蔓草疯长,兄弟两人一个随波逐流,一个坚守底线,处事风格完全相反,可感情却是极好。

公元年,宇文化及举兵叛乱,隋炀帝遇害后,跟着将矛头指向了虞世基。

噩耗传来,虞世南悲怆难抑,不顾一切跑到宇文化及面前痛哭流涕,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哥哥的命,可惜宇文化机根本不吃这一套,虞世基还是被杀了~

这对虞世南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而宇文化及的弑君之举,如昙花一现。

第二年,窦建德大破宇文化及的残部后,将其斩杀,年近旬的虞世南被窦建德俘虏,后命其出任黄门侍郎。

直到公元年,虎牢关前战云密布,最终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虞世南也顺理成章的到了李世民的麾下。

他从参军做起,一路擢升至弘文馆学士,自此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与房玄龄一门一策,负责起草关乎天下的机要文书。

能当上这么重要的官,也足见李世民有多器重虞世南,正是在这一时期,虞世南闲步秦王府,忽闻高树蝉鸣,诗兴大,挥毫写下那?《蝉》,全诗为: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诗以蝉自喻,既暗合了其官宦身份,更彰显其不随波逐流的傲然操守。

从南北朝的风雨飘摇到初唐的万象更新,他始终如青松挺立,坚守着文人的风骨。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dududu直播之历史名人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