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见面的寒假
池嫣经常会仔细研究江弈灼微信的一切资料信息。
他的微信名是简单的“Jiang_11”,池嫣猜测11可能是他的幸运数字或者生日日期,并默默记下。
他的个性签名是“Keepsmiling”,池嫣觉得这和他本人一样,简单又阳光。
通过他偶尔的头像变换,池嫣还会猜测着他的心情。不过,这就像解读天书一样难。
寒假开始後不久,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城市进入管控状态,学校推迟开学,所有人居家隔离。
对池嫣而言,这个寒假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又像是被投入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子。
疫情消息爆炸式传来的第一个夜晚,池嫣盯着手机,屏幕上是和江弈灼空白的对话框(除了系统提示)。
她内心挣扎了无数次,想问他是否安好,想分享恐慌,想寻求一丝与他的连接……但最终,她删掉了所有打好的关心和询问。
深夜十一点,她猜想他可能准备睡了。于是,她极其小心翼翼地在输入框里打下两个字:「晚安」
没有称呼,没有表情,干巴巴的两个字,简单到极致,甚至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群发的丶普通的问候。
她屏住呼吸,点击发送。然後立刻锁屏,心脏狂跳,不敢看回复。
几分钟後,手机轻微震动。她几乎是颤抖着拿起来看。
江弈灼回复了,同样简洁:「嗯,晚安」
这简单的互动,像一颗小小的定心丸,在那个恐慌的夜里,给了她一丝难以言喻的慰藉。
因为,这是她加他微信以来第一次主动发起的私聊。
从那天起,每周给江弈灼发一句「晚安」,成了池嫣暗恋的仪式。
池嫣从不主动开啓其他话题,也绝不期待他每次都会回复自己的消息。
她告诉自己,发晚安是她自己的事,与他无关。
他回,是惊喜;他不回,是正常。
渐渐的,江弈灼似乎接受了这个奇怪的丶每周准时出现的丶仅有两个字的问候,并习惯性地给予礼貌回应。
他并未深思,也并未投入过多关注。
同样的,他的回复也比较简洁。大多数时候是「晚安」,有时会带一个月亮或睡觉的表情包。从来没有问过“你为什麽每周给我发晚安?”。
唐悦知道池嫣的“晚安计划”後,先是震惊,然後是无尽的心疼。“你每次就发这个?他要是以为你是打卡机器怎麽办?而且还只敢每周发一次,他根本什麽都不会知道!”
池嫣只是笑笑:“这样就好。他不知道才好。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事。”
她不需要他回应,只需要这个动作本身,仿佛这样,就能在虚无的隔离中,与她喜欢的那个小太阳,保持着一丝微弱而确定的联系。
“傻子!”唐悦无奈。
*
某个安静的午後,窗外是灰蒙蒙的冬日天空,疫情让街道显得格外冷清。
池嫣写完一部分作业,放下笔,一种熟悉的丶空落落的感觉又慢慢浮现——她想江弈灼了。
直接点开他的微信对话框?里面只有那几句干巴巴的「晚安」。
这时,她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什麽。
她迅速拿起手机,点开了微信,找到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深蓝色校徽图案的公衆号——「瀛城中学青春纪」
她知道,学校公衆号经常会报道各种活动:体育比赛丶学科竞赛丶文艺汇演……而这些活动里,很可能有江弈灼的身影。
点进了公衆号的历史消息列表後,池嫣的手指开始飞快地滑动屏幕,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搜寻着任何可能与江弈灼相关的关键词。
找到了!她点开那篇篮球联赛的报道。
果然,有江弈灼的照片!
有一张是他带球突破,表情专注;有一张是进球後他和队友击掌,笑得灿烂无比。
池嫣把那张笑脸的照片放大,仔细地看着,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他那时的快乐和活力。
奥数竞赛那篇也有!虽然只是获奖名单里的一个名字和一张标准证件照的截图。
照片上的他穿着校服,表情有点严肃,但依然很好看。
池嫣一篇篇翻找,甚至是一些校园日常巡查丶课间活动的抓拍,她都会放大背景,努力寻找有没有哪个模糊的身影可能是他。
如果恰好有他们年级或者他们班的推送,那更是重点排查对象。集体合照里,她会首先找到他站的位置,再看其他人。甚至会数他站在第几排第几个。
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寻宝游戏。
每找到一张有他的照片,她都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小心翼翼地把图片保存到手机一个加密的相册里,还将相册的名字僞装成“学习资料”。
想他的时候,就去公衆号或者加密相册里“见见他”。通过这些冰冷的文字和图片,拼凑出那个在校园里闪闪发光的他,缓解那份无法见面的思念。
*
除夕夜,窗外是零星的鞭炮声,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热闹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