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属于薄太太的卧室,苏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手锁上了门。
“咔哒。”
一声轻响,隔绝了门外的一切。
张嫂已经被她找了个借口支开,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那几本从图书馆借来的厚重书籍,被她随意地放在了那张价值不菲的紫檀木书桌上,出沉闷的声响。
苏晚没有立刻去翻动它们。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窗外是修剪得一丝不苟的精致花园,夜色下,灯光柔和,静谧而美好。
但这一切的宁静,都无法渗透进她的内心。
她的胸腔里,那颗心脏依旧在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一下,又一下,撞击着她的理智,让她指尖都有些麻。
几分钟后,她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转身走回书桌。
她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那本《二十世纪南江地区医疗名人录》上。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再次翻开了那本书。
书页停留在标注着“苏问”的那一页。
小小的,模糊的黑白证件照。
清丽温婉的眉眼,和她自己如出一辙。
苏晚的视线,如同被胶水黏住,久久无法移开。
照片旁边的文字介绍,她又看了一遍。
“独立中医学者,善针灸,专攻疑难杂症……后不知所踪。”
独立中医学者……
这个身份,和她记忆中母亲留下的零星线索,似乎有些出入。
母亲明明是顶尖的生物医药研究员,怎么会变成一个中医学者?
是她记错了?还是说,母亲拥有不止一个身份?
苏晚的眉头,紧紧地拧了起来。
她将这本书合上,推到一边,然后将另外几本作为掩护的《薄氏集团展史》和商业年鉴拿了过来。
她并没有真的把它们当成掩护。
既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薄家,那么这些记录着薄家历史的资料里,或许就藏着她想要的答案。
她的翻页度极快,目光如同一台高扫描仪,迅地掠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
企业并购,市场扩张,人事变动……
枯燥的商业记录,在她眼中被迅拆解、分析、重组,寻找着任何可能与“医疗”、“苏问”这两个关键词产生交集的地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就在她快要翻完一本最不起眼的,用牛皮纸做封面的《薄氏集团内部刊物(-o合订本)》时,她的动作,猛然一顿。
这是一本不对外行的,只在集团内部流通的刊物,记录着一些当年的集团新闻和员工活动。
而她的目光,正死死地锁定在其中一页的某个角落。
那是一篇报道。
标题是:《探索生命科学的未来——记薄氏集团重点资助项目‘启元私人医疗研究所’》。
启元……医疗研究所。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的视线缓缓下移,落在了报道的配图上。
那是一张研究所成员的集体合影,黑白的,因为年代久远,画面已经有些泛黄。
照片里,十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站在一栋挂着牌子的大楼前,脸上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和严肃。
苏晚的目光,从左到右,一个一个地仔细辨认。
都是陌生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