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白蛇和小青蛇 > 第16章 宝青坊(第1页)

第16章 宝青坊(第1页)

自从许仙与小白二人殚精竭虑、耗费无数心血终于研制出那应对可怕瘟疫的特效药包以来,时光已悄然流逝了数日。这些日子里,保安堂门前从早到晚都排着求药的长队,他们夫妇二人,连同小青与小玄,几乎是彻夜不眠地忙碌着,称药、配药、包药、药,确保每一份承载着希望的救命药剂都能及时送到焦急等待的病人手中。苍天不负有心人,那场肆虐杭州、吞噬了无数性命的可怕瘟疫,终于如同被阳光驱散的阴霾,渐渐退去。杭州城这座美丽的城市,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开始缓缓恢复往日的脉搏与生机。

街道上,久违的、鲜活的人间烟火气重新升腾起来。人们脸上不再是昨日那种麻木的恐惧与沉重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对未来的希冀以及难以掩饰的轻松笑容。邻里相见,作揖问候,声音中多了几分劫难过后才愈显得真切的关怀与情谊。

就在这时——“噼里里啪啦啦——噼里里啪啦啦——!”

一阵急促、清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毫无预兆地猛烈炸响,如同平地惊雷,骤然打破了这份刚刚回归不久的宁静,更像是在为抗击瘟疫的最终胜利敲响了欢庆的锣鼓,瞬间点燃了全城的热情。

“爆竹除疫了!爆竹除疫了!快放爆竹啊!”孩子们的欢叫声、笑闹声兴奋地夹杂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里,他们又怕又爱地捂着耳朵,小脸兴奋得通红,在弥漫着淡淡硝烟味和火药香的街道上奔跑、嬉戏、追逐。

“这场天杀的瘟灾总算过去了!真是老天爷开眼,许大夫积了大德啊!”大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互相拱手道贺,聚在一起感慨交谈,言语中充满了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恰在此时,小白轻轻挽着许仙的手臂,两人缓步从依旧飘散着浓浓药香的保安堂内走出,融入了这片喧闹而喜庆的海洋之中。

百姓们一见到他们,立刻如同见了亲人般热情地围拢上来,纷纷拱手作揖,关切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许大夫好!白娘子好!您二位辛苦啦!”

“多谢许大夫救命之恩啊!要不是您,我家那口子恐怕就……”

“大家都是慕您大名而来的,您真是活菩萨再世啊!”

许仙见状,连忙谦和地不断拱手回礼,脸上带着疲惫却欣慰的笑容:“诸位乡亲父老过誉了,过誉了!医者本分,实在不敢当。大家安康便好,安康便好!今日爆竹除疫,往后都是平安顺遂的好日子!”

“小舅子!”一声格外洪亮的招呼穿透人群,只见姐夫李公甫穿着公服,带着几个同样笑呵呵的衙役挤过人群,“我一早巡街就看到了,咱们保安堂这门口,队伍排得见不见尾,真是兴隆得不得了!好兆头!好兆头啊!”

“李捕头来啦。医馆生意可别兴隆!”小白微笑着应道,顺手替许仙理了理刚才忙碌时有些褶皱的衣袖。

“哎哟,弟妹,”李公甫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医馆药铺的生意,就得兴隆!兴隆才好!兴隆才说明咱杭州城的百姓都健健康康的!”

“李捕头说的是!该当兴隆!该当兴隆!”周围的百姓们闻言,也纷纷笑着大声附和,热烈祥和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许仙在一片真挚的感激和祝福声中,不断向四周的乡亲们拱手道谢。而李公甫在喧闹中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紧要事情,他拍了拍许仙的肩膀,又对小白点头笑了笑,便悄悄退出人群中心,转身快步拐进了旁边一条僻静无人的小巷。

巷子又深又窄,青苔湿滑,与外面大街上的热闹仿佛是两个世界。巷子最深处,一棵老树歪歪斜斜地生长着,枝叶虬结,遮天蔽日,一根枯枝上挂着一串造型古朴、绿锈斑斑的铜铃。树下,赫然矗立着一座工艺极其精湛、栩栩如生的石雕狐狸,那狐狸微微眯着眼,嘴角上扬,仿佛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狡黠笑容,默默地守护着这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李公甫走到狐狸雕像前,脸上的嬉笑收敛了些,神色变得有些谨慎和恭敬。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留意,这才从怀中掏出几两散碎银子和一张叠得方正正、用料讲究的大红请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塞进了狐狸雕像底座一个极其隐蔽、仿佛天然形成的石缝里。

他的手指刚收回,旁边一座看似普通的石灯笼,那纸质灯罩竟无声无息、宛如活物般自行合拢,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瞬间将那银两与请帖无声地收了下去。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头顶老树上那串沉寂的铜铃“叮铃——”出一声清脆、悠长而空灵的鸣响,仿佛来自遥远地方的回应。

李公甫闻声,脸上露出一丝心领神会、大功告成的笑意,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转身,踩着轻快的步子离开了这条幽巷。

几日后,李公甫果然如约来到许仙家的小院,嚷嚷着要帮忙修补这几日被秋雨打湿了些的房顶。他抱着一摞沉甸甸的瓦片,笨拙又小心地踩着竹梯向上爬。眼看就要爬到屋顶,他却突然手下一滑,“哎哟!”一声,几片青瓦摇摇欲坠,他整个人也随着梯子猛地一晃,险些仰面摔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姐夫!当心!”正在下方给他递东西的许仙惊呼一声,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眼疾手快地冲上前,险之又险地接住了那几片滑落的瓦片,这才松了口气,将它们稳妥地放在屋檐上。

就在这时,“哒哒哒”,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是一声清晰的呼唤:“李捕头!李捕头!有您的信!”

“哎!来了来了!”李公甫在梯子上稳住身形,心有余悸地应了一声,小心地从梯子上爬下来。一个穿着公服的年轻差役气喘吁吁地将一封印泥考究的信封递到他手中,便又匆匆转身跑开了。

李公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好奇地就着天光拆开信封,抽出里面那张散着淡淡异香的信笺,展开一看,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他激动地挥舞着信纸,对着院里的许仙、小白、还有正在一旁晾晒草药的小青和小玄大声喊道:“小舅子!弟妹!小青妹子!小玄兄弟!快来看!快来看!天大的好消息!回帖!是回帖啊!宝青坊的回帖!!!”

几人闻声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望向他,不知道什么事让他如此兴奋。

李公甫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挥舞着信纸解释道:“前几日!就前几日我不是琢磨着吗?咱们保安堂生意兴隆,又替杭州城立了大功,赶走了瘟疫,这是天大的喜事啊!必须得请最好的、最红的戏班来,好好唱他几出大戏,大庆一番!这杭州城内眼下最火、最难请、最有名的戏班,头一份就是沙皮巷的‘宝青坊’啊!瞧瞧!他们居然接下帖子了!还回得这么正式!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啊!”

“宝青坊……”

小白在听到这三个字的瞬间,脸上的血色仿佛霎时被抽干,变得苍白如纸。她正拿着簸箕的手几不可察地剧烈一抖,几片干草药撒落在地。她的身体微微一顿,眼神骤然变得空洞,直勾勾地望向李公甫手中那封仿佛带着灼人温度的回帖,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来自遥远过去的惊雷狠狠劈中,僵立在原地,动弹不得。她的嘴唇微微张开,极轻地、几乎是气声地、反复地重复了一遍这个仿佛带有魔力、能勾魂摄魄的名字:“宝青坊……她……竟然……”

“小舅子我跟你说,”李公甫还完全沉浸在兴奋和得意之中,丝毫没注意到小白的异常失态,他仰起头,对着房顶上还在后怕的许仙继续大声嚷嚷,“那宝青坊的《待月西厢》!唱得那叫一绝!身段、唱腔、做派,还有那机关布景!保证你们都没听过见过!这次可是托关系花了大价钱才请来的!”

旁边正在看顾小药炉的小青注意到药汤再次沸腾,急忙掀开锅盖防止药汁溢出。她一转脸,恰好看清小白那异常苍白的脸色和失魂落魄的神情,心里猛地一揪,忍不住放下蒲扇,关切地凑近问道:“姐姐?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哪里不舒服吗?”

小玄也立刻转过身,他那总是带着几分慵懒笑意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而深沉,如同现了猎物的鹰隼,静静落在小白毫无血色的脸上,带着无声却迫人的询问。

“……今日天气,好生困人,红娘何在?”房顶上,许仙大概是为了缓解刚才的尴尬,居然捏着嗓子,学着想象中的戏文腔调唱了一句,随即自己也不好意思地“哈哈哈哈,好!妙啊!”笑了起来,为自己的笨拙模仿鼓了鼓掌。

小白被许仙这突如其来的、带着傻气的笑声猛地惊醒,从那段冰冷刺骨的回忆中挣脱出来。她猛地回过神,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努力想压下胸腔里翻腾不息的心绪和惊悸,声音却仍带着一丝无法完全掩饰的微颤:“没……没事。许是……许是站久了,有些头晕。”她飞快地低下头,避开了小玄那几乎能看透人心的探究目光,弯腰去捡拾掉落的草药,指尖却抑制不住地轻轻抖。

小玄的眉头微微蹙起,他分明感觉到,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无形的紧张。这个“宝青坊”绝非普通戏班那么简单。它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捅开了小白深埋心底、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愿轻易触及的尘封往事。

夜幕如期降临,华灯初上。宝青坊的戏班果然在城中最开阔的空地上,用令人惊叹的度支起了华丽炫目、灯火通明的戏台。锣鼓笙箫之声齐鸣,悠扬婉转又带着一丝奇异的魅惑力,很快便吸引了几乎全城的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戏台四周悬挂着无数盏精致的琉璃灯笼和彩色绸缎,将舞台照得亮如白昼,流光溢彩,仿佛仙境降临凡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