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宫里接生婆叫什么 > 第299章 尺引龙眠(第1页)

第299章 尺引龙眠(第1页)

七日后,边军大营旌旗猎猎,黄尘滚滚。

一队黑袍禁卫策马穿沙而来,马蹄声沉如雷,直抵辕门。

为太监展开明黄圣旨,尖细嗓音划破晨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掌医监沈知微弭祸安边,智破妖祟,实乃国之良医。今特准其率官属赴东陵周边勘测风水异动,以保山陵安宁,万民康泰。护尺卫副统领谢玄亲领精锐随行护卫,钦此。”

众将跪地接旨,唯沈知微立于阶前,素衣广袖,髻未簪金玉,只别一支骨针——那是她从现代带过来的唯一遗物。

她缓缓俯身,双手接过圣旨,指尖在绢面轻拂而过。

字是好字,义是虚义。

“勘测风水异动”?呵。

不过是将一场阴谋探查,披上顺天应人的外衣罢了。

她早知朝廷不会放任她在边关独自追查到底。

九鼎之声能杀人于无形,牵连数十士卒暴毙,若传出去,动摇的是整个皇权对“天命”的掌控。

圣旨看似嘉奖,实则步步设防:所谓“护尺卫副统领带队”,根本不是保护,是监视。

而那个名字——谢玄,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刀,随时准备落下。

但她等的就是这道旨意。

“臣,领旨。”她声音清冷,不卑不亢,转身即下令,“传赵铁山、孙景和、李元度,即刻入帐议事。”

半个时辰后,静音帐内已换新貌。

案上摊开大幅地形图,标注密密麻麻,红线如蛛网蔓延至东陵深处。

沈知微立于中央,目光扫过三人:“圣旨在手,我们有了合法踏足东陵外围的资格。但时间有限,耳目众多,必须战决。”

她顿了顿,眸光如刃:“即日起,成立‘静音司’——专司声害侦测、地脉勘验、古机关破解。赵铁山为执行百户,统辖外勤与安保;孙景和为医理参议,负责病例归档与神经损伤评估;李元度为主簿,掌文书机要及音律推演。”

她抬手一指帐外招募榜文:“另招通晓地形、音律、古文者十人,不限出身,不论贵贱,只要识得一个‘音’字,便来应试。”

消息一出,震动边营。

谁也没想到,一个曾被贬为贱籍的女医,竟能借一道含糊不清的圣旨,堂而皇之地组建起直属机构。

更没人料到,短短三日,竟有近百人报名,其中不乏落第举子、流散乐工、退伍地师,甚至还有几个自称“听得见地哭”的疯癫老匠。

沈知微亲自面试,不问来历,只考两样:

一是听辨力——蒙眼辨钟磬十二律;

二是逻辑推断——给一段残缺碑文,推演原句含义。

最终入选十人,皆眼神清明,思维缜密。

静音司初具雏形,锋芒暗藏。

进驻东陵外围观测站那日,风沙蔽日。

哨所荒废多年,墙垣倾颓,蒿草没膝。

库房角落积满尘土,梁上蛛网如葬衣覆棺。

众人正欲清扫,沈知微却驻足于地窖入口——一股阴湿之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极细微的震动感,透过鞋底直抵脚心。

她猛地掀开腐木盖板,跃下地窖。

借火折微光,她看见了——

九口陶瓮,环形排列,深埋土中,瓮口朝上,表面覆一层灰白石灰,显然是前朝遗留的“地听瓮”。

此物古籍有载:取厚壁陶缸,倒扣地下三尺,可聚地底微震,使守陵人闻千里之异。

“难怪边军从未现异常。”李元度蹲下细察,“这些瓮一直连着山体岩脉,只是年久失修,无人监听。”

“现在有人了。”沈知微低语,取出宫尺,轻轻嵌入主瓮口缘。

血晶静伏,仿佛沉睡。

当夜,子时三刻。

月隐星晦,万籁俱寂。

她独坐地窖,手抚宫尺,双目微闭。忽然——

一声低鸣自地底传来,如龙吟深渊,绵延不绝。

宫尺骤然震动,血晶螺旋疾转,空中蓝光浮现,投射出九组脉冲波形:或长或短,或强或弱,节奏各异,却皆带着一种诡异的规律性。

更令人心悸的是——每束波动初始,宫尺都会模拟出一段颅骨共振信号。

轻微,却真实存在。

像是……某种反馈。

她的呼吸一滞。

这不是机器运转。

这是活体响应!

难道……地下真有人活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