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称奇的是,
观察使高鹄竟也出列附和。
霎时间,
殿内臣工纷纷出班,
连清流领袖御史中丞齐牧亦不例外。
不过齐牧表态不足为奇,
他向来以清流自居,
方才确实未曾听闻,
此番并非有意偏向贾铭。
真正令人瞠目的是盛紘与高鹄!
二人身份虽无特别,
但前两们才连番弹劾贾铭,
甚至相互攻讦!
照理说彼此应当结怨,
怎会反倒为贾铭作证?
虽说所言属实,
但他们本可以保持缄默。
继而,
工部尚书百里延,
永平侯徐令宜相继出列,
引得近三成朝臣,
包括清流与中间派,
齐为贾铭声。
奇哉!
贾铭何时有这般影响力?
兵部尚书宋凉暗自心惊,
百思不得其解。
不止宋凉,
许多人都看得一头雾水。
贾铭凭何得此拥护?
连贾铭自己也颇感意外。
实则缘由并不复杂:
政坛之上,
利益永在,
敌友无常。
盛紘与高鹄虽曾与贾铭互相弹劾,
但朝堂中人,
谁没挨过弹章?
岂能因此结下死仇?
说到底,
他们与贾铭并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不像贾铭与王子腾已势同水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