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铭早就有言在先:
贾赦是个浪荡子,贾政终日与清客闲扯。
这两位老爷都不中用。
贾宝玉年纪尚小,连自己都管不好。
剩下个贾琏?
他连荣国府外务都处理得磕磕绊绊,整日沉迷酒色。
指望他?
倒不如指望府里的女眷。
贾母左思右想,
竟找不出个能担事的人!
万般无奈,
只得向揭破此事的贾铭求助。
……
程昱听罢直接代主回绝:“老太太恕罪,我等乃无双伯府的人。”
言外斩钉截铁——
绝无背主可能。
何况去你那破学堂?
堂堂将相之才,
岂非笑话!
贾母遭拒顿时脸色难看,却无可奈何。
最终愁眉不展地长叹一声。
只能另谋他法?
可贾家实在无人堪用啊!
此时贾铭开口道:“贾家的事我不便插手。不过倒是提醒我了,我府上正该设个学堂。”
族塾本是私学,
本无对错之分。
只是贾家自己败坏了罢了。
如今既已成家立业,
妻妾众多,
将来必定儿孙绕膝。
设立私塾正有必要。
至于荣宁二府那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来看不上,二来不愿掺和。
自家事自家办,
何必凑那热闹?
钱财人手俱足,
更有蔡邕坐镇。
蔡邕通晓乐理,才学出众,曾师从大儒胡广。他不仅熟读经典史籍,擅长诗文创作,更在书法领域造诣非凡,尤以隶书闻名于世,其笔力遒劲,有蔡邕书法骨力通透,笔势雄浑之美誉。
他独创的书体影响深远,《书断》赞誉其书法精妙绝伦,宛若神授。由这样一位旷世鸿儒担任学堂祭酒,实乃大材小用,游刃有余。因此贾铭对子弟的教育问题丝毫不以为忧。
更聘请程昱等当世名士作为客座教授,定期讲学。这般师资阵容,纵是当朝太子亦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