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传得沸沸扬扬。
府里人也总说起他的事情。
贾母正想见见他。
如今贾铭可是子爵,官拜正三品参将,深受皇上器重。
贾母也不敢怠慢。
何况她还想调和贾铭与宁国府的矛盾。
凤姐她们都不清楚情况。
目光都转向了林黛玉。
听贾琏先前的意思。
应该是见过贾铭了。
林黛玉微微颔:“前日在临城遇到了,我们跟着他的队伍一起回来的。”
贾母有些惊讶:“他带了多少人马?”
“没细问,远远看着大约有两三千人。”
众人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两三千人呢!”
“真是威风。”
“咱们贾家现在连个带兵的都没有,别说几千,几十人的队伍都找不出。”
见姐妹们都在谈论贾铭。
完全没人理睬自己。
贾宝玉顿时火冒三丈。
抓起玉又要摔。
所有人都慌了神。
除了林黛玉和她丫鬟。
其他人都赶忙去捡那块通灵宝玉。
说来也怪。
这玉被摔了两次。
竟然丝毫未损。
贾母又急又气:“你这混账,又闹什么?”
---
大厅内,王夫人面色阴沉地望着贾宝玉癫狂模样。
她指尖紧攥帕子,将怨毒目光转向远处——贾铭与林黛玉并立的背影格外刺眼。
自从这灾星进府,家宅再无宁日。王夫人磨着后槽牙,那林家丫头更是个祸根!
此刻林黛玉尚不知祸水东引。她怔怔望着狂的表兄,忽听贾宝玉哭嚎:如今连林妹妹眼里都装着那贾铭!竟是又将通灵玉砸向青石板。
王熙凤与李纨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黛玉蹙起眉头,某个挺拔身影蓦然浮现在脑海——若是那人,断不会这般荒唐吧?这念头惊得她耳尖烫。
胡闹!贾母拄杖重叩地面,你贾铭兄长蒙圣眷正隆,提他是常理。你且记住——老太太将孙儿搂在怀里,千百个外人,也抵不上我的宝玉半根指头。
王夫人立即附和:母亲说得极是。那人不过是个粗鄙武夫,待我儿金榜题名时话音未落,她仿佛已看见贾铭匍匐在朱红官袍前的模样,嘴角浮起狰笑。
黛玉望着这对母子,忽觉满堂烛火都暗了几分。
我帮您重新组织这段内容,保留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宝玉见众人又围着自己嘘寒问暖,顿时眉开眼笑。他暗自得意,觉得摔玉这招果然屡试不爽。
可要贾家上下不提贾铭,终究是痴心妄想。才将宝玉哄好,贾母便对大总管赖大吩咐道:去把贾铭叫来。叫字说得轻飘飘,浑似使唤自家奴才。在她眼中,就算是战功赫赫的子爵将军,也不过是个可以随意差遣的晚辈。
王夫人见状,立即对赖大补了句:愣着做甚?还不去!赖大躬身应下,转头便打个小厮跑腿去了。
此刻兵部大堂里,贾铭正与同僚们谈笑风生。飞狼营将士已妥善安置,述职流程也走得顺利。这位在北境立下赫赫战功的大乾战神,自然成了众人争相结交的对象。不过也有几位官员始终冷着脸——即便在崇尚武勋的兵部,总免不了几个看不惯新贵的。
然而朝堂之上文官居多。
文武之争由来已久。
文臣轻视武将早已司空见惯!
朝代传承愈久,此风便愈演愈烈。
武将品阶低文官一级,已成心照不宣之规。
贾铭身居正三品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