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流传千古,在当下堪称绝唱的,列为正一品这诗在当下已属佳作,但还称不上顶尖,也未达到千古流传的程度。因此评为正三品!
正三品?这已是极高的评价了!
李纨欣喜地说。
此刻她已然确信,眼前这位男子是理解她的。
他是整个贾府最懂她的人!
能得到当世一流的评价已是莫大的肯定。
这般水平,已越多少自诩才子之辈?
连朝中大臣也鲜有人能写出这等佳作。
只不过与李白、杜甫相比仍相去甚远。
毕竟李杜之辈千年难遇。
最令她欣喜的是贾铭的评价:这诗与李商隐同题的《落花》相比,毫不逊色。
要知道李商隐可是着名诗人。
这幅佳作我要收录,待刊登后,第一份润笔定当奉上。具体数目还要斟酌。
贾铭笑着说。
贾铭凝视李纨浅笑低语,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眸令李纨心头微震,虽神色如常却难掩欣喜,轻声应道:必当谨记。
【o
铭兄,也请评鉴我的诗作。
见李纨诗作获盛赞,探春急呈上诗笺。
贾铭展卷细览,眸中闪过赞赏:《簪菊》确是佳作
全诗: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联可见三妹素日爱菊之深。颔联以杜牧、陶渊明等雅士为喻,尽显慕菊之诚。颈联道明簪菊真意,非女儿家妆饰,实慕君子高洁。尾联更显然物外,特立独行之志。此诗既合重阳古俗,更流露三妹欲比肩男儿建功之心。
沉吟片刻,
面对探春期待的眼神,
贾铭终道:
然终是承袭多而新意少,用典多见前人痕迹。
正五品!
虽不及李纨《落花》意境深远,
但对年方及笄的探春而言,
能得此评已属难得。
须知李纨此作乃其父名儒教导,
及多年积淀所成。
相较之下,
探春稚龄有此造诣,
实属天赋过人。
时光流逝。
贾铭觉得要过李纨并非难事。
……
……
探春得知自己的诗作,
竟比李纨差了整整几个小品级和两个大品级,
心里难免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