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原在家受教,因塾师过世,秦家东拼西凑备下二十四两束修,亲自领着孩子拜见贾代儒。
金荣呢?
不过是贾府远亲,孤儿寡母沾光入学,分文未缴。
可见这束修既非明码标价。
亦非成例,贾代儒分明是巧立名目。
贾铭不禁想起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得了二十两银子就够庄户人家一年开销。
刘姥姥家四口人,贾代儒家也不过三口。
算上城乡差异,这二十四两束修足够寻常百姓一年嚼用,折算成现银——
着实骇人!
资金短缺,正是教育质量低劣的症结所在。
探春闻言轻叹:家塾虽设,经费无定。
再说师资严重不足,竟让不达标者滥竽充数。整座学堂仅贾代儒一人,如何应付得了众多学子?
这贾代儒不过是个童生,启蒙尚可,学问终究有限。
不只才学不足,更是,常常因私废公。
动辄让儿子贾瑞代课,那贾瑞又是个什么东西?学问人品一无是处,连维持课堂秩序都办不到。贾代儒擅离职守,难辞其咎!
贾铭语带讥诮。
从管理漏洞、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到教师水平,乃至职业道德,骂了个酣畅淋漓。
屋内鸦雀无声。
贾母、王夫人等皆大惊失色。
她们虽知晓家塾有些弊端。
却只窥得一鳞半爪。
谁知竟是积弊丛生,触目惊心!
贾母顿时慌了神。
“这这可如何是好?”
“关乎贾家子孙前程啊!”
“可见我所言非虚。”
贾铭语气平静。
“无双伯可有良策?”
经他一一道破,贾母方知事态严重。
一时手足无措。
因知其子皆不堪大用。
遂将希冀目光投向来辉。
话里带着恳求。
李纨等人更为震动!
此刻方显来辉不仅才兼文武。
更能洞察秋毫,明察弊端。
想必亦有解决之道。
凤姐心细,察觉来辉似言未尽。
“爵爷可是尚有现?但说无妨。”
“还有?!”
贾母与王夫人再度变色!
喜欢红楼:退婚秦可卿?反手截胡贾珍请大家收藏:dududu红楼:退婚秦可卿?反手截胡贾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