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哥一句劝,咱别买山了,有银子还不如多买点田地,这比啥都实在。”农户把田地看得比什么都重,有自己的田地,才能种植粮食,除了上交朝廷的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像他们有自己田地的,比啥都强,他可听说了,有的人家一辈子都当佃农,他们勤勤恳恳地种田,最后收获的粮食自己却只能得到十分之三。
一年到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可是没办法,这些人没有田地,只能当佃农,像他们已经很幸福的了,有自已的田地,只要年景好,一年忙活下来,除去税收,足够自已一家吃的,只是想要一日三顿都吃饱,有时还需要野菜的加持,但是,比佃农好太多太多了。
“我跟你说,咱们村里,二等田和旱地都还有,你要是银子宽裕,可以买多点,你看,你个孙子一个孙女没几年又都长大了,到时不管娶妻需要彩礼,嫁孙女也需要嫁妆,这可是需要一大笔银子,种庄稼,咱们留了自家吃的,其余的卖了也是银子。”里正真不想他走冤枉路。
“里正哥,实话跟你说了吧,这山我们买来是用来药材的,三七,听过吧,那可是老值钱的药材,我们家乖宝会种植。”苏大根见里正还想继续劝,算了,说实话吧。
“三七不是野生的药材吗?这,能种植吗?”这个时代的药材,特别是珍贵的,都是野生的。里正一听,要种药材,他咋感觉比种庄稼还不靠谱呢。
“我家乖宝说了,能种植,那肯定能种植。里正哥,你就说多少银子一亩吧。”苏大根坚持要买。
“那好吧,山都是二两银子一亩,你确定整个山都买下来吗?那可得有ooo多亩呢。”
苏馨宁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山居然这么便宜。她前世可是听一朋友说过,她老家爷奶租个山,一年都要上千块,而且还是不大的山,而且一次性还得租o年,交o年的租金。
“确定买,里正,咱啥时候能有空去测量一下,然后办理手续。”苏大根可是孙女奴,乖宝要买,而且是用来种植药材的,他肯定得买。虽然他家的银子不知道够不够买下一座山,但是,有皇上赏赐的黄金啊,亲家母说了,这个黄金是可以自由使用的。
“那好吧,既然你坚持要买,那我们明天就可以去测量一下,然后去府衙交银子登记。”
“成嘞,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苏大根说完就抱着苏馨宁回家去。
……
次日
里正带着俩儿子,拿着纸笔和尺子,来到苏大根家,正好遇到要出门的苏大根和苏老四,刚好碰上,那就一起去山上测量。
几人带着干粮和水,中午肯定要在山上解决午饭的,不然可忙不完。
来到山顶,苏老四负责登记,里正以及俩儿子和苏大根负责测量。
不知不觉就到午时了,还没测量到一半,看来明天还得来。
一共来忙了接近两天,才把整座山测量出来,一共亩,里正做主把零头去掉,按oo亩来算,今天太晚了,只能明天再去府衙登记了。
苏大根回来就和苏馨宁说了这事,明天去府衙登记。
“乖宝,你也跟着一块去,爷和奶昨晚商量好了,这个山写你的名字,你得去按手印。”苏大根语出惊人,不过苏家人似乎习惯了。
“我没意见。”杨氏表态。
“我也没意见。”赵氏也说道。
“我们也没意见。”几个儿子也说道。
反正整个家底都是苏馨宁赚回来的,就算一座大山写到她名下,她们也觉得没什么,能有现在的生活,她们已经很知足了,人不能那么贪心。
“爷,我不要啦,就写你的或者奶的。”苏馨宁反对道。
“爹,娘,要不就按馨宝说的,写你俩其中一个的。”沈静姝也觉得写二老的比较好,她娘家给她的嫁妆中,产业已经不少了,而且这些产业是她的私人财产,即使是官府也是认可的(这个时代女子的嫁妆为女子的私有产业,任何人不得染指,包括夫君和夫家,除非是此女子主动赠与),以后也是留给穆凡穆瑾馨宝三兄妹的。
老苏家也得有自己的产业,她已经不缺了,馨宝也不缺,以后馨宝出嫁,她姥姥给的嫁妆只会多不会少。
“不行,我不同意,写我们两老的,这万一以后有个什么变故,是非多还扯不清,就写乖宝的。”李氏第一次反对苏馨宁>_<
“对,写乖宝的。”苏大根也是决定写苏馨宁的大名。
“对,我们都同意写馨宝的。”几个儿子儿媳都真心同意。
苏馨宁娘俩无语看着这一幕,听过争家产的,没听过非要写到一个小孩子名下的,苏馨宁更加无语,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类似前世古代的时代。
“写我的,那到时哥哥们娶嫂嫂的彩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