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了履历丶为了发几篇顶级期刊,趁着课题风头正盛,踩着这股东风往前走的人。
他没想到,会听见这样的回答。
而林序南的沉默,像一堵无声的墙,把他隔在外面。
林序南只是低下头,指尖继续摩挲着那页残破的古纸,触感干涩粗糙,带着微弱的起伏,像人的掌纹一样,独一无二。
他的眼前,仿佛再次浮现出多年前论坛上的那个场景。
那是一个行业学术论坛的主会场。
灯光明亮,座无虚席,台下坐着各领域的教授丶博导丶专家学者,名字印在胸牌上,言语间自带分量。
而那个站在台上的人,身影修长,穿着剪裁笔挺的西装,看上去冷淡高傲,眼神疏离,眉眼间带着一丝让人不敢靠近的凌厉。
可当他开口时,字字句句却几乎带着乞求。
“……这些古籍,不能丢。”
“如果我们现在不修,以後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大屏幕上,投射着那些裂成碎片丶字迹模糊的残页。
断裂丶脱墨丶虫蛀丶霉染,像风干了的尸骨,又像从废墟中被刨出的碎片。
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脆弱,却又倔强得近乎残酷。
它们在明亮灯光下伤痕累累地“活着”,脆弱,斑驳,带着被岁月撕扯的痛感。
仿佛是在无声地问:
“你们真的看得见我们吗?
那一幕,深深地刻进了林序南的脑海。
那是让他无数次深夜里惊醒,仍会想起的声音。
他从未想过,一个在清冷到极致不染凡尘的人,会用那样的声音丶那样的姿态,去为一群已经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纸张”争取活下去的权利。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麽是“责任”。
也是从那之後,他做了一个谁都不理解的决定。
他拿着那份修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项目申报书,敲响导师办公室的门。
那是他一手推动的项目。
“别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前景的方向上。”
“古籍修复?经费批得下来才有鬼,去做点实打实能发论文的东西不好吗?”
可他还是写了。
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一个图一个图地改,去图书馆翻找那些从未上过数据库的线装书,带着手套,轻轻翻开泛黄脆裂的纸页,鼻息间是旧纸张与霉斑交杂的味道,眼睛酸涩到通红。
他还去拜访了几个早已淡出科研圈的老先生,带着刚打印好的初稿,顶着冷风一路骑车过去,听他们讲这些残破古籍背後埋葬的历史与故人。
那些老先生们,早已不被人提起了。
可他们的眼神,在翻看他的计划书时,忽然亮了起来。
就像久旱之後看到一滴雨。
项目申报书里的每一个字,都踩着他当时最清晰也最孤独的信念。
“……序南?”
许南乔的声音轻轻唤回了他的神思。
林序南眨了眨眼,眼底那层晦暗慢慢散去,像夜色里被风吹开的薄雾。
他抿了抿唇,轻轻笑了一下,那笑意淡得几乎要溶进夜色里。
“如果不走到黑。”他说,声音轻得像夜风拂过纸页,带着一点沙哑与疲惫。
“那当初……又为什麽要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