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更自主 > 新的主意(第2页)

新的主意(第2页)

水汽蒸腾间,香丸底部的云母片受热,那一点蓝色粉末瞬间化作氤氲的蓝色烟气,缭绕着中央的香丸,丝丝缕缕飘散开来,与香丸本身散发出的暖甜花果香气奇妙地交融在一起,香气弥漫开来,仿佛令人置身春日清晨的山谷,既有晨露的清凉,又有初绽花朵的芬芳暖意。

裴清梧看得入神,直到那蓝色烟气缓缓散尽,只馀悠长的暖甜馀韵萦绕室中时,她才忍不住轻轻击掌赞叹:“妙哉妙哉!引珠娘子于香道,当真已臻化境,观烟如画,闻香入境!”

李引珠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一颤,倏然擡头,见是裴清梧立在门边,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呀!清梧何时来的?都怪我太入神了,竟未察觉!快请进来!”

她连忙起身相迎,招呼丫鬟:“快给裴东家上茶,把新得的樱桃毕罗和玉露团也端些来!”

丫鬟应声退下准备。

裴清梧笑着走进精舍,顿觉被那暖甜的馀香温柔包裹,在李引珠对面跪坐下来,由衷赞道:“方才那一幕真如仙家妙手,尤其是那蓝色的烟气,衬着香丸,意境绝佳……姐姐这香唤作何名?是何用意?”

李引珠被夸得有些赧然,眼中却闪烁着亮光,显然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满意。

她指着香炉道:“此香,我唤它‘春山晓’。方才妹妹所见那蓝色,是特意寻了些深海贝壳煅成的细粉,取其‘天色破晓’之意。这香丸则是用沉水香作底,调和了梅花丶早桃的冷香,又佐以春茶嫩芽和松针的清气,意在摹写初春山间清晨,残雪未消丶新蕊初绽,寒气中已蕴暖意,清冽里暗藏生机的景致。”

她顿了顿,笑道:“这蓝色烟气造景之法,我也是近来才琢磨出来的,让清梧见笑了。”

看着那香炉,裴清梧倒来了兴致:“引珠娘子精通香道,不知可否为我解惑,就是,若我想调制出一种模拟点心味道的香,可行不可行?”

现代的面包店中,会使用特别的香氛,营造出面包刚出炉时的那股甜香,勾搭顾客进店选购。

那麽,在古代,她是否也可用这种法子,作为自己的点心铺吸引人的手段之一。

李引珠正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她送的香料,闻言一愣:“你做生意要用?”

裴清梧笑道:“引珠果然是聪明人。”

“清梧此求,倒是奇思妙想,也颇有难度。”李引珠微微蹙眉思索着:“点心之香,重在烘烤後的酥脆焦香丶甜糯奶香或是果仁油脂之香,这些气息,却与花香丶木香丶树脂香颇为不同……”

她停顿片刻,指尖轻轻敲着案几:“若要模拟,取其神韵而非形似,或许可行,比如,蜜蜡香草可拟甜韵;些许烘烤过的麦麸丶芝麻粉能带来谷物焦香;特制的杏仁油或胡桃油能增添油脂感……只是比例丶配伍丶加热方式都需反复试验,尤其要避免烟气过浊,或是气味过于甜腻单一……”

说着,她看向裴清梧,眼中跃动着想挑战一番的光芒:“难是难些,但着实有趣!清梧放心,我定会尽力一试,有了眉目便告知你。”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先替酥山小集多谢引珠了!”裴清梧笑逐颜开,连忙起身行礼,过後话锋一转:“引珠既如此仗义,清梧还有个不情之请,更显厚颜了。”

李引珠挑眉:“哦?说来听听?”

裴清梧凑近了些:“清梧收了两个徒弟,今日,又新得了个护卫,想在太白楼设个小宴,只是那里的花销……”

她抿了抿唇:“不知引珠可否方便修书一封,替我美言几句,求你舅父打个折扣?实在感激不尽。”

说完,她双手合十,眼巴巴地望着李引珠。

李引珠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手指虚点着裴清梧:“你呀你呀!我道你专程送香料来,是真惦记我的香道呢!原来真正的伏笔在这儿埋着?好个奸猾的裴东家!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她笑得花枝乱颤,金步摇簌簌作响:“罢了罢了,看在你这两罐上品香料,这忙我帮了!”

她当即吩咐丫鬟铺纸研墨,提笔一气呵成,再盖上自己一枚小巧的私印。

“拿去给柜台掌事的,舅父见了自会明白。”她将信笺递给裴清梧,眼中笑意未减:“下次再敢拿香料当敲门砖,看我不敲你的头!”

裴清梧欢天喜地接过信,再次道谢,带着候在门外的顾恒,又接上铺子里的其他人,直奔太白楼。

有了李引珠的书信,太白楼的掌事果然格外客气。

裴清梧一行人被引至二楼一处安静的雅间。菜肴上桌,引得衆人眼睛发亮。

胡麻炊饼丶驼峰炙肉丶金齑玉脍,浑羊殁丶羊肚羹,并几碟时令的清炒鲜蔬,主食是粒粒分明丶油润喷香的青精石斛饭,配上绿蚁酒足以慰劳衆人。

席间气氛融洽。石大勇初时有些局促,但在衆人的热情下,也渐渐放松,讲述了几句早年陇右的风沙往事,引得衆人感叹。

顾恒一边听,一边细心地将烤得最焦香的炊饼掰开,放在裴清梧面前的碟子里。

景象和乐融融,裴清梧又吃了两杯酒,眼睛都有些迷离。

有安身立命的点心铺子,有侍女,有婆子,有学徒,有护卫……这样滋润的日子,拿什麽都不给换。

酒足饭饱归家後,衆人都困了,各回房睡觉,只裴清梧独站在静谧的庭院中,仰望星空,心中盘算着店内生意。

说来,许久未上新店内点心了。

这样想着,她目光不经意锦娘母子三人的厢房,一盏小小的油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将念慈埋头苦读的剪影映在窗纸上。

念慈自有机会读书,便分外刻苦,这个时候都不睡。

裴清梧心头蓦地一动,似乎,到了科举的中央省试阶段。

此时科举尚未发展成熟,但也有一套标准流程了,先是由州县政府组织进行乡试,合格者称“乡贡进士”或“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州府于每年十月将名单报送尚书省。

次年春季,尚书省就会在长安,主持举行省试,及第者称“进士”,但仅获出身资格,仍需通过吏部考核方可授官。

算算日子,确实快到今年的省试了,已有不少通过乡试的秦州学子,在收拾行囊,预备前往长安。

裴清梧激动地一拍大腿——她知道要做什麽新点心了,定胜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