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怜给阿娘捶背,就是‘孝’。”
“怜怜把点心分给阿姐和阿兄吃,就是‘友’。”
“怜怜答应裴姨妈不乱跑,做到了,就是‘信’。”
怜怜听得似懂非懂,但看着裴清梧温柔而认真的神情,她懵懂地意识到,这些写在纸上的字,似乎与铺子里的点心香气丶院子里的桂花甜香丶阿爹阿娘的怀抱丶老师的教导丶还有那麽多疼爱她的人的笑容一样,都是构成她安稳幸福的东西。
(五)
又是丹桂飘香的时节,离战乱平息丶怜怜降生那个双喜临门的秋天,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
酥山小集後院里的桂花树愈发葱茏,金灿灿的花粒缀满枝头,甜香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笼罩着整个院落和铺面。
今日是中秋佳节,酥山小集所有铺面提前半日打了烊,夥计们也早早归家团聚。
後院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几张大方桌拼在一起,上面铺满了五娘带着帮厨娘子们精心准备的丰盛家宴。
肥美的湖蟹冒着热气,新蒸的桂花米糕松软香甜,酱卤的蹄髈油亮诱人,清蒸的鲈鱼鲜嫩,各色时蔬瓜果琳琅满目,当然少不了酥山小集闻名湖州的各式精致甜点。
几坛上好的新丰酒泥封已开,酒香混着花香菜香,勾动着味蕾。
主角怜怜穿着一身绣着玉兔捣药的鹅黄色襦裙,梳着可爱的双丫髻,像只忙碌的小蝴蝶,在人群里穿梭。
“阿爷!吃蟹!郡君姨娘说蟹黄最补!”她熟练地用小勺子挖出一块橙红的蟹黄,踮着脚,非要送到石大勇嘴里。
石大勇笑得合不拢嘴,弯腰一口含住,连声道:“好吃!怜怜给的最好吃!”
她又跑到顾恒身边,拽他的衣角:“阿恒叔叔,帮我剥蟹脚嘛!”
顾恒笑着应下,手下动作利落,将剥好的完整蟹肉放在她的小碟里。
轮到裴清梧时,怜怜却变戏法似的从身後拿出一个小碟,里面是她自己用勺子一点点刮下来的蟹肉,已经堆积如小山了。
“裴姨妈辛苦,怜怜孝敬您的!”她小脸仰着,满是“快夸我”的期待。
裴清梧的心瞬间软成一汪春水,接过碟子,将她搂进怀里,在她额间重重亲了一下:“我们怜怜真懂事,姨妈没白疼。”
衆人见状,都善意地笑起来。
锦娘眼中含泪,却是欣慰的泪——她的怜怜,在这麽多人的爱护下,长得这样好。
酒过三巡,月色愈发明亮,清辉遍洒,为院落镀上一层银边。
顾恒在此时起身,从屋内捧出一个漆木食盒。
他将其放在桌子中央,在衆人好奇的目光中,轻轻打开了盒盖。
里面竟是一个形如满月的饼,饼皮烤得微黄,画着繁复精美的桂树玉兔图案。
饼身厚实,香气扑鼻。
“这是……”裴清梧有些惊讶。
“姐姐,”顾恒解释道:“这是我试着做的的团圆饼,用了上等麦粉丶胡麻油和蜂蜜,馅料是炒香的核桃丶杏仁丶瓜子仁,以及咱们铺子桂花糖渍,我想着,往後中秋,咱们酥山小集除了冰品甜点,或许也能添上这一味团圆。”
“好!好一个团圆饼!”石大勇第一个喝彩。
郑攸宁颔首微笑:“形如满月,意寓团圆,馅料丰足,名字也起得极好。”
“快切开来尝尝!”茜桃已是迫不及待。
顾恒取来特制的长刀,沿着饼上压出的纹路,小心地分切。
饼皮酥脆,内里馅料扎实,果仁丰富,每一块都几乎一样大小。
怜怜分到属于她的一小块,双手捧着,小口咬下,眼睛立刻幸福地眯了起来:“好香好甜!阿恒叔叔最厉害了!”
裴清梧细细品尝。
油酥的香丶蜂蜜的甜丶干果的脆丶桂花的馥郁在口中层层绽放,味道的确上佳。
“阿恒,这饼极好。明年中秋,就作为咱们小集的节礼主打。”裴清梧一锤定音。
顾恒笑着点头,又为她和怜怜各添了一小块。
念慈拿起一块饼,对着月光细看,轻声道:“这饼,倒像是把咱们院子里的桂花香,和今晚的月亮,都包进去了似的。”
于意闻言大笑:“念慈这话说得妙!可不就是吃月亮嘛!”
欢声笑语,和着桂香丶酒香丶饼香,在小院上空久久萦绕。
夜色渐深,怜怜终是抵挡不住困意,靠在裴清梧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半块团圆饼。
裴清梧轻柔地拍着她的背,看着怀中孩子恬静的睡颜,再擡眼环视周围。
桂花悄然落下几粒,停在怜怜的发梢,停在衆人的肩头。
这一刻,岁月安稳,人世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