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10平米客厅设计 > 异变横生(第1页)

异变横生(第1页)

异变横生

日子便这麽过着。

郑攸宁上午来,教念慈读书写字,用过午饭後,下午的课,若是时间充裕,还会教念慈画画。

有了良师,念慈进步飞快。

这日郑攸宁端坐于书案之後,她身前,念慈正凝神屏息,小手紧握着细长的紫毫笔,一笔一划,在雪浪笺上留下墨迹。

“这一撇,是春燕掠水,轻捷而舒展。”

郑攸宁的声音清泠泠的,似山涧细流落入石潭,不急不缓。

她并未立刻纠正念慈的笔画,只微微倾身,伸手轻轻扶住她的手腕,带着笔锋往下滑。

墨痕顿时流畅起来。

“下捺时,力道生于腕,发于指,收于心……心中先有了这个‘永’字的筋骨,手下自然就稳了。”

念慈的小眉头微微蹙起,全神贯注地盯着笔尖,用力抿着嘴唇,腮帮子圆鼓鼓的,任汗水浸湿了她额前细软的绒毛。

她依着郑攸宁的指点,手腕用力往下沉,那最後的一捺终于稳稳地落了下去。

虽略显稚拙,却也方正刚健,有了几分模样。

“老师。”念慈擡起头:“是这样吗?”

郑攸宁的目光落在那字上片刻,随即唇角向上扬起:“可,念慈的字已有筋骨……但要切记,习字如植稚松,耐得住寒暑风霜,时日既久,自然亭亭如盖。”

阳光透过糊着的素白窗纱,筛下朦胧柔和的光束,懒洋洋地铺满了书案一角,空气中细微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浮动。

窗外的老槐树纹丝不动,连一片叶子都懒得摇晃,只有悠长的蝉鸣时有时无地传来,更衬得室内一片宁谧。

案头,汝窑天青釉的小香炉里,吐着纤细的花香。

用完简单的午膳,撤去了食案,念慈便眼巴巴地望着郑攸宁。

郑攸宁了然,起身走向靠墙的博古架。

她取下一个狭长的紫檀木画匣,打开铜扣,里面躺着一卷泛黄的旧画。

“今日,我们来观画。”她将画卷放在一旁的大画案上,素手解开系带,画卷徐徐展开。

纸张柔韧,发出轻微的舒卷声。

那是一幅古旧的绢本设色山水,年代久远,绢底的黄褐色浸透了时光的痕迹,但画上的青绿山水依旧鲜活。

大片大片的石青石绿,层层晕染出山峰的奇崛崔巍,直插云际。

山腰间云雾缭绕,隐隐有茅舍数椽,小径如线,缠绕其间。

山脚处,江水浩渺,一叶舟帆正逆流而上,仿佛在与整个苍穹对峙。

“你看这笔墨,是不是雄阔苍莽,气势撼人?石青厚重如山骨,石绿鲜活若春林,浓墨勾斫山石轮廓,力透缣素;浅墨烘染云气氤氲,缥缈空灵,古人观山川之壮美,胸中自有丘壑,落笔便成气象。”

念慈仰着小脸,看得入了神。

那画中的山峰像是要迎面倾倒下来,江水仿佛能听到奔腾的声响,小小的舟帆在巨浪中挣扎前行。

“山好高……”她喃喃道:“船好小……”

“是啊……”郑攸宁的目光也凝在那片青绿水墨之间:“天地有大美,人立其间,不过微尘,然这微尘,纵知前路险峻,亦不肯轻弃一篙之力。这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念慈,声音柔和下来:“习画,亦或习字,乃至为人处事,皆需此心。”

念慈似懂非懂,目光却依旧牢牢锁在画上。

画上磅礴的青绿,在她清澈的瞳仁里投下深深的烙印。

郑攸宁取过一张崭新的雪白宣纸铺开来,镇纸压好四角。

而後执起一支中锋狼毫,饱蘸浓墨,落下时,毫不迟疑,腕底运力,如挽千钧。

墨迹在纸上迅速勾勒出数条有力的弧线,旋即又显出嶙峋的山石轮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