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4章他敢做小白脸,还怕人说……
早餐过後,苏棠棠一行人准时前往导演处集合。
导演再次说一次安排之後,并特别提醒道,“报名考收割机驾照的各位,请今天下午四点回到这里集合,我们会统一组织大家前往镇上的收割机驾校练习。”
衆人纷纷点头回应。
随後,在导演事先安排好的工作人员带领下,男生组去了采摘园,女生组去了镇上的织布工厂。
-
很快,苏棠棠他们一行人到了织布工厂。
进去一看,衆人惊了一下,本以为会是用机器织布,只需要学会操作就好,没想到到了现场一看,竟然是最原始的手工织布方式。
果然,一米一百的工资不是那麽好赚的。
提前联系好的师傅见他们到来,热情地迎上前打招呼,随後带领他们走向工作区。
这里人还不少,每个人分工明确。
看到他们这一行人,尤其是还有扛着摄像机的,工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手中的活儿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织布的第一步,是要把蓬松丶短促的棉花纤维变成强韧丶连续的纱线,”师傅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介绍,“我先带你们大致了解一下流程。”
他们走到一个棉花堆积如山的工作区。
苏棠棠注意到在这里忙碌的,大多都是老年人。
“刚从地里收来的棉花是带籽的,”师傅指着一台机器说,“这台轧棉机的作用,就是把棉绒和棉籽分开。”
师傅讲解时,苏棠棠他们一行人都听得很认真。
“既然要学织布,咱们就得从头了解,至少得知道棉线是怎麽做出来的,”师傅继续讲解,“棉籽分离之後,我们就要清理掉棉花里的杂质。”
这时,沈莹莹指着一个布满钢针的滚筒问道,“师傅,这个是用来做什麽的?”
师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这是梳棉机,把棉花梳理整齐,”他边说边操作了一遍。
转眼间,原本凌乱的棉花就被拉成了平整的棉条。
“棉花梳好後,我们要把几根棉条合并丶牵伸,让纤维更顺直均匀,提高後面纺纱的质量,”他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操作着。
“处理好之後,我们会把棉条稍微拉细,加上轻微的拈度,做成强度还不太高的‘粗纱’,这样更方便後续使用。”
师傅动手能力非常强,棉花在他手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根细细的棉线。
“好厉害啊,”吴晓佳看着师傅忍不住的夸赞。
师傅笑了笑,继续道,“棉花到棉线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你们主要的工作是织布,我现在交你们怎麽使用织布机。”
说着师傅坐到一台织布机面前,分别跟大家介绍了一下机器每个零件是什麽,起到了什麽作用,之後开始操作。
他边操作边说,“我们先将卷布轴用腰带固定在腰间,然後用脚蹬住经轴,通过向後倾斜身体来绷紧所有经线。”
周艳忍不住感叹,“天啊,感觉真的好难。”
林琅也点头附和,“完全学不会的样子……”
大家小声吐槽了几句,又继续专注地看师傅操作。等师傅把整个流程演示完,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看着大家一脸茫然,师傅笑了笑安慰道,“没事的,刚开始都这样,多练几遍慢慢就熟了。”
苏棠棠在一旁接话,“这完全要靠手动,每一步都得靠手丶脚丶腰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吧?”
师傅点头,“没错,手脚协调特别重要,一个环节出错,後面全乱。”
苏棠棠忽然想到什麽,问道,“师傅,一个熟练的织布工,一天大概能织多少米?”
师傅回答,“就算是熟练工,一天可能也就织出几十厘米,最多一米左右的布。”
衆人一阵沉默,心里不约而同浮起“被导演坑了”的念头。
苏棠棠继续追问,“那为什麽不用现代织布机器呢?”
师傅笑呵呵地解释,“有些客户就指定要原始手法织的布,这样卖价高,但确实特别耗人力。”
“原来是这样……”沈莹莹轻声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