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行至岐山脚下时,李显指着山花咿呀学语,李贤兴奋地探出车窗,连素来稳重的李弘也露出期待的神色。
(内心OS:这才是真正的春游!)
九成宫的梨花正值盛放,武媚娘抱着李显走在花雨中,任由花瓣落满衣襟。
李治折了枝梨花别在她鬓边,对怀中的李显笑道:"持郎看,阿娘比花还娇。"
李贤在梨树下打滚,嚷嚷着要办梨花宴。
李弘却拉着司苑女官认真询问:"这些梨树可有嫁接记载?"
(内心OS:弘儿这科研精神。。。随我!)
武媚娘命人在梨林设宴。
尚食局用新麦烤了胡饼,佐以去年窖藏的雪水泡茶。
李治亲手给三个儿子分饼,特意将烤得最酥脆的饼边留给武媚娘。
"陛下还记得。"她有些惊喜。
"自然记得。"李治眼中含笑,"你怀弘儿时,半夜总要吃烤饼边。"
(内心OS:十几年前的小事,他竟还记得!)
宴至半酣,忽闻山间传来读书声。
原是附近乡学的孩童在梨林温课。
武媚娘心血来潮,抱着李显走近倾听。
孩子们正诵《千字文》,见到帝後慌忙跪拜。
武媚娘却席地而坐,将李显放在膝头:"继续念,让三皇子也听听。"
李显睁大眼睛,竟随着韵律拍起小手。
李治见状,索性让侍卫取来太平纸,当场赏赐每个孩童一套新印的《蒙学三篇》。
(内心OS: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皇子与庶民并无不同。)
夕阳西下时,李贤已在乳母怀中熟睡。
李弘还捧着乡学先生的教案请教,李治便背着睡着的次子,一手牵着武媚娘,慢慢走回寝殿。
山风拂过,将他们的对话吹散在梨香里:
"。。。明年此时,显儿就该啓蒙了。"
"朕亲自教他《急就章》。"
"那臣妾教算学。。。"
(内心OS:这样的日子,过一辈子也不腻。)
月光初上九成宫,武媚娘靠在李治肩头,看三个孩子安睡的容颜。
李显在梦中还攥着那片梨花,嘴角带着甜笑。
"媚娘,"李治轻声道,"等孩子们都长大了,朕就传位给弘儿。带你回并州看看,再去江南。。。"
她笑着捂住他的嘴:"陛下又说傻话。"
但心底却泛起蜜糖般的甜意。
——
【小剧场:梨园记事】
(九成宫执事笔记)
今日帝後携皇子游春,三殿下抓了乡学童子的毛笔不放。
陛下非但不恼,还赏了那童子一套文房四宝。
(看来明天乡学要挤满送孩子来的乡亲了。)
最有趣的是二殿下,非要学梨树嫁接技术,缠着园匠问到现在。
大殿下更绝,居然在计算这片梨林的经济价值。
(果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