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蓬莱宫
八月中秋,蓬莱殿前64盏宫灯次第亮起,将汉白玉阶照得如同白昼。
殿内烛影摇红,百官依序跪坐于锦垫之上,面前紫檀木案陈列着时令佳肴。
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在夜光杯中荡漾,江南快马送来的肥蟹在青瓷盘里飘香。
李治与武媚娘端坐九龙御榻,太子弘领着三个弟弟坐在左下首,右下首则是以狄仁杰为首的重臣。
当尚食局奉上特制的七层月饼时,满殿响起一片惊叹。
"此饼唤作'七星伴月'。"武媚娘含笑解释,"取团圆美满之意。"
狄仁杰举杯起身:"臣等恭祝陛下圣体安康,皇後凤体康健。今岁风调雨顺,实乃万民之福。"
百官齐声应和,殿内顿时觥筹交错。
武媚娘细心地将蟹肉剔出,分给几个孩子。
太平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小手努力伸向亮晶晶的夜光杯。
"这个可不能给你。"李治笑着将酒杯移开,顺手递给女儿一个酥脆的蟹螯。
小公主立即被新玩具吸引,专心致志地啃起来。
酒过三巡,乐坊奏起《霓裳羽衣曲》。
李显学着百官的样子举杯互敬,以蜜水代酒,模样稚拙可爱。
"陛下请看。"武媚娘轻声道,"狄公与上官侍郎正在切磋诗文。"
李治顺着他目光望去,只见狄仁杰挥毫泼墨,上官婉儿含笑点评,周围聚拢了不少文臣。
武将那边则是另一番光景,程务挺等人正在比试箭术,箭箭命中殿角的铜钱。
月色渐浓时,李治命人擡出焦尾琴。
当《幽裳羽衣曲》的最後一个音符在殿梁间消散,他轻抚琴弦,一曲《幽兰》悠然响起。
琴声如水,漫过金殿玉阶。
贤靠在武媚娘膝头打盹,显和旦相互依偎着聆听。太平不知何时已在母亲怀中熟睡,小手还攥着父皇的衣带。
太子弘安静地守在弟妹身旁,为他们拢了拢滑落的薄毯。
曲终时分,月光正好移过殿顶的琉璃瓦,将御座笼罩在清辉之中。
李治擡头望着满殿景象:文臣武将言笑晏晏,儿女绕膝酣睡,武媚娘正低头为太平拭去唇边的涎水。
"愿四海升平,永如今夕。"他轻声道。
李治坐在主位,看着太子弘正耐心地教二弟贤辨认月饼馅料:"这是枣泥的,这是豆沙的。。。。。。"
"我要吃那个金灿灿的!"贤伸手指向蟹粉酥。
"先让父皇母後尝。"弘温和地按住弟弟的手,将第一碟点心恭敬地呈到父母面前。
李治将太平接到膝上,执起一枚蟹粉酥逗她:"太平想不想尝?"
小公主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凑近嗅了嗅,突然打了个小喷嚏,惹得衆人都笑起来。
"看来我们太平还欣赏不了这等美味。"武媚娘取过一盏温热的羊乳,小心喂到女儿嘴边。
宴至酣处,李治命人取来焦尾琴。
修长的手指轻抚琴弦,《幽兰》的曲调便如水般流淌开来。
太子弘安静地坐在一旁聆听,贤不知何时靠在了武媚娘膝头,显和旦也停止嬉闹,挨坐在一处。
琴声悠扬中,太平在母亲怀里渐渐入睡,小手还无意识地攥着父皇的衣带。
李治一曲终了,擡头看见这温馨景象,眼中泛起柔和的笑意。
"朕记得弘儿三岁那年的中秋,"他轻声说道,"也是在这蓬莱殿,非要朕抱着才肯赏月。"
太子弘微微脸红:"儿臣那时不懂事。。。。。。"
"孩童依恋父母,乃是天性。"武媚娘将太平往怀中拢了拢,转头对李显笑道,"你若是困了,便靠过来些。"
小家夥立刻欢欢喜喜地挤到父母身边。
贤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嘴里还嘟囔着:"月饼。。。。。。儿臣还没尝够。。。。。。"
烛影摇曳,月色西斜。李治望着满堂儿女,轻声道:"但愿岁岁有今朝。"
武媚娘颔首,目光掠过孩子们恬静的睡颜,最後与李治相视一笑。
宫灯将一家人的身影投在殿墙上,融成温暖的一团。
武媚娘颔首,目光掠过狄仁杰与上官婉儿探讨诗稿的身影,掠过程务挺教导显儿握弓的耐心,最後与李治相视而笑。
宫灯将一家人的身影投在蟠龙柱上,与百官的影子交融成一片祥和的图景。
夜宴将散,内侍们奉上特制的"如意糕"。
武媚娘亲自为每位大臣斟上醒酒茶,太子弘带着弟弟们恭送百官。
当最後一位大臣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晨光已悄悄染白了东方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