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开
七月初七,洛阳行宫的太液池畔,并蒂莲如期绽放。
武媚娘与李治并肩立在九曲桥上,看双色花瓣在晨光中缓缓舒展。
"陛下可还记得,"她轻抚琉璃栏杆,"显庆元年在此处,您说若得三年安康,便与臣妾共赏并蒂莲?"
李治执起她的手,将一枚温热的莲蓬放在她掌心:"朕记得的何止这个。"
他指向不远处的水榭,"那年你在此处解说漕运新策,鬓角沾了柳絮,朕竟不敢替你拂去。"
(OS:原来他连这样的细节都记得。果然穿越千年,最难忘仍是少年心动。)
孩子们的笑闹声由远及近。
太子弘带着弟妹们撑舟采莲,太平趴在船头,试图用李贤特制的长柄网兜去捞并蒂莲。
"小心!"武媚娘话音未落,小公主已半个身子探出船舷。
李治疾步上前,稳稳拎住女儿的後衣带。动作利落得让随行太医瞪大了眼睛。
(OS:这反应速度,哪像史书上风疾缠身的帝王!)
午间歇晌时,武媚娘在水殿整理各地喜报。漕运革新使江南漕粮损耗降至半成,河西走廊新开的五市日均交易量突破万贯。
她正拈着葡萄要入口,忽被李治截走。
"皇後忘了孙真人的嘱咐?"他递来温好的药茶,"阴虚火旺者忌生冷。"
她怔怔望着他指尖的葡萄,忽然想起永徽四年,他也是这样截下她欲饮的冷酒,换来满宫"帝後情深"的传言。
(OS:那些史书不曾记载的温柔,才是我们真正的结局。)
暮色四合时,李治在双色莲旁设宴。
当侍从捧出鎏金莲花盏,他忽然起身执盏:"这一杯,敬朕的皇後。"
盏中清液映着并蒂莲影,"若非你,朕此生未必能见这太平盛世。"
武媚娘举盏与他相碰,看双莲在酒液中交融。
台下狄仁杰含笑记录:"帝後共饮并蒂盏,日月同辉耀紫微。"
(OS:史官笔下这一笔,总算不再是孤影临朝。)
是夜,武媚娘在灯下为《显庆医典》作序。
李治悄然走近,将新采的并蒂莲压在书页间:"待朕御笔亲题书名,让後世皆知,这是你我共同编纂的典籍。"
她望着琉璃灯罩中成双的人影,忽然落笔添上副题——"日月同辉集"。
(OS:武周独尊的宿命,就此彻底改写。)
——
【并蒂莲观察日记】
太子弘:今日父皇母後共赏并蒂莲时,相视一笑的模样比《诗经》里所有句子都美。儿臣应当记录下来。。。等等,三弟你别把莲叶扣在二弟头上!
李贤:并蒂莲的茎秆构造真奇妙!儿臣已经想到三种改进漕船连杆的方法。。。显儿你住手!那不是给你玩的鲁班锁!
李显:莲藕好吃!莲蓬好玩!莲花。。。呃,太平别学我把花瓣塞鼻孔里!
太平:(咿呀学语)爹娘花花!哥哥呆呆!
程务挺:陛下摘莲蓬的身手比末将麾下
新兵还利索!所以臣今早提议的扩军方案。。。
狄仁杰:(打断)程将军,此刻应当欣赏的是莲韵而非军容。(低声)不过陛下确实比上月又稳健三分。
上官婉儿:娘娘在莲池边批奏章的样子,该画进《历代贤後图》。。。啊!公主殿下别把砚台往池里扔!
孙思邈:(搭着陛下脉搏频频点头)阴阳调和,脉络通达。看来并蒂莲的安神之效比医书记载更胜。。。(被太平塞了满手莲子)
李治:(忽然轻笑)媚娘,这莲池像不像感业寺那方小塘?当年你躲在莲叶後,露出的裙角早把你出卖了。
武媚娘:(耳根微红)陛下那时明明说是在赏莲。。。太平!别扯你父皇的玉带!
池中锦鲤:(吐泡泡)噗噜噗噜(今天投喂的人真多)噗噜
最後并蒂莲被制成标本收进玉函,而太平公主得到个新玩具——会吱吱叫的布偶莲蓬。
至于总想研究莲茎构造的李贤,被他父皇罚抄《爱莲说》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