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与驭臣术
漕运案尘埃落定,拨浪鼓的“赫赫威名”响彻长安。
而此案的最大功臣——太平公主,此刻正面临人生中一项新的挑战:长牙。
行馆内,小太平哭得撕心裂肺,晶莹的口水浸湿了绣着金凤的围兜,小脸涨得通红。
武媚娘抱着她,在殿内来回踱步,柔声哼着不成调的曲子——仔细听,竟是後世某首《摇篮曲》的旋律,只是词儿被她换成了《臣轨》里的段落。
(OS:反正她也听不懂,先灌输点管理思想总没错。)
李治下朝回来,就见妻女这般景象。
他接过女儿,熟练地让她靠在自己肩头,大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朕的小公主今日又受罪了。”
“可不是,”武媚娘揉了揉发酸的胳膊,“比批十份奏折还累。陛下,您说这养孩子,是不是跟驭臣一个道理?”
李治挑眉:“哦?皇後有何高见?”
武媚娘拿起旁边案几上狄仁杰刚送来的丶关于漕运新法推行进度的奏报,笑道:“你看,狄怀英这折子,像不像太平饿了时的哭闹?你得及时回应,否则‘哭声’越大,麻烦越多。赵国公之流,就像太平长牙,是内部的‘炎症’,疼起来要命,但处理好了,反而能让她更健壮。至于那些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就是外感风寒,需用猛药,发发汗才好。”
李治听得忍俊不禁:“照皇後这麽说,太傅们是《育儿百科》,谏官们就是唠叨的奶娘?”
“陛下圣明!”武媚娘自己也笑了,“核心原则就一条:恩威并施,奖惩分明。太平哭闹,要抱要哄,这是‘恩’;但她若乱抓东西,也得轻轻拍下小手,这是‘威’。对臣子亦然,狄仁杰办案得力,该赏;赵国公贪赃枉法,该罚。简单明了。”
(OS:把KPI考核用在育儿上,我真是个天才!)
正说笑着,乳母端来特制的丶冰凉过的磨牙棒。
太平抓到手里,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啃得“嘎吱”响,哭声渐歇,只剩下满足的哼哼。
李治看着女儿安静下来的小脸,若有所思:“皇後此言,甚是有理。看来这为君之道与为父母之道,确有相通之处。”
他顿了顿,看向武媚娘,目光柔和,“媚娘,有你在身边,朕总觉得,再难的境况,也能豁然开朗。”
武媚娘心头一暖,正要说话,却见上官婉儿拿着一份密报,快步走了进来,神色略显凝重。
“陛下,娘娘,剑南道急报。”
李治接过密报,迅速浏览,眉头渐渐锁起:“吐蕃又在边境滋扰,劫掠商队,还伤了几个边民。”
武媚娘凑过去一看,冷哼道:“松赞干布去世後,这新赞普芒松芒赞,是觉得我大唐无人了麽?”
她脑中飞速运转,结合着看过的史书片段和现代地缘政治知识,“他们这是试探。若我们反应软弱,下一步恐怕就不是劫掠商队那麽简单了。”
李治点头:“朕亦作此想。必须予以反击,震慑其心。只是……”
他揉了揉额角,风疾虽愈,但思虑过甚时,仍会有些微不适。
武媚娘见状,立刻道:“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此事,我们或可‘双管齐下’。”
“如何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