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陛下什么意思怎解释 > 弓马新规(第1页)

弓马新规(第1页)

弓马新规

秋狩归来的第三日清晨,武媚娘在蓬莱殿东暖阁召见太子少师李安期。

紫檀案上摊开着新拟的《皇子习艺章程》,朱砂批注如红梅落雪般缀满纸页。

"听闻太子近日在读《孙子兵法·九变篇》?"武媚娘将温好的杏仁酪推向老学士,"光读'圮地无舍'不够,从明日起,每日卯时三刻,带弘儿去北苑射圃实践地形辨识。"

李安期捧着白玉盏的手微微一颤:"娘娘明鉴,太子晨间要习《孝经》,午後要研《左传》,实在。。。"

"《孝经》开篇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武媚娘指尖轻点章程上"骑射"二字,"若连麋鹿突袭都要倚仗侍卫,他日如何应对朝堂暗箭?"

老学士花白的眉毛拧成结:"可孔圣有言'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所以本宫将射圃分为三档。"武媚娘展开舆图,"太子用两石弓距五十步,贤儿用一石半弓距三十步,显儿用竹弓距二十步——正是因材施教。"

(OS:跟老夫子辩论就得引经据典,幸好当年备考公务员背过《论语》。)

见李安期仍面有难色,她忽然问:"李公可知今日兵部呈报,吐蕃使者昨日在鸿胪寺与我方比武,连败三名禁卫教头?"

不待回答,她将一本《西域风土记》摊开:"禄东赞的孙子年仅十二,能在奔马上回身射落飞鹰。而我们的太子,"

她声音转沉,"十丈外野猪突袭时,连佩剑都忘了拔。"

李安期额角渗出细汗:"老臣愚钝。。。"

"非是李公愚钝。"武媚娘语气稍缓,"当年太宗皇帝设立弘文馆,曾言'虽以文治,不忘武备'。如今四境未安,若储君终日埋首故纸堆,他日如何统帅三军?"

她忽然起身从书架抽出一卷《贞观政要》,翻到某一页推过去:"您看,魏征谏言太子承乾时特意强调'居安思危'。难道太平盛世,反倒要让皇子们变成温室繁花?"

(OS:魏征这块招牌最好用,看你还怎麽反驳。)

老学士盯着书页上"守成之主亦需晓畅军事"的批注,终于长揖及地:"老臣。。。明日便带太子前往射圃。"

消息传到弘文馆时,太子弘正对着《孙子兵法》蹙眉。

听到新规,他竟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终于不必对着沙盘空谈地势了。"

次日拂晓,北苑演武场火炬猎猎。

武媚娘为三个儿子系紧蹀躞带,将太平安置在廊下铺了白虎皮的坐榻上。

"开弓如治国,贵在持中。"她握着太子的手引弦,"臂如律法要平,眼如选官要准,心如朝纲要静。"

十丈外的箭靶红心处,还留着昨日她试射时贯穿的三棱箭簇。

李贤学得最快,第五箭就钉上了靶心。

李显力气弱,武媚娘便让人在竹弓上缠了红绸标记指位。

(OS:幸好前世在射箭馆被教练骂过三个月,肌肉记忆居然跟着穿越了。)

旬日後的常朝,兵部呈报《诸卫将领子弟骑射考课条例》时,程务挺声震屋瓦:"皇後有言,将门当效卫霍驰骋大漠之志!"

狄仁杰含笑出列:"文臣子弟亦需通晓戎事,方知'文武之道,如日月交替'。"

几个御史刚要反驳,武媚娘命人擡出秋狩那日的野猪标本。

当百官看见贯穿眼喉的箭矢与獠牙上深刻的撞痕,紫宸殿内落针可闻。

暮色浸染演武场时,武媚娘抱着太平巡视。

但见太子弘在指导二弟调整指法,李显正带着小太监们演练"雁行阵"。

晚风拂过太平软糯的脸颊,小公主突然朝兵器架伸出小手。

"想要这个?"武媚娘取来缀着银铃的桑木小弓放在女儿掌心。

(OS:我的太平,将来定要成为能执弓剑丶掌江山的龙凤。)

霞光里,李治望着妻子被夕阳镀金的侧影,忽然想起多年前感业寺中那个献上《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才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