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他终于通过石碑上镌刻的字迹,窥见沈亦谣的灵魂。
他们都是被樊笼锁住的人,只是那时他太年轻,不明白是什麽困住了他。他以为那痛苦是沈亦谣。
沈亦谣死後经年,他才明白。是她引他照见了枷锁,要他不屈服,要他用向上的欲望将囚笼撕开一道口子。
沈亦谣给他此番迟钝的惩罚,是他再也不能困住她馀生。
“那你怎麽还在这?”裴迹之扬起眉毛,端了个调笑的口吻。
沈亦谣瞧他模样不悲不喜,还能跟自己玩笑两句,揉揉鼻子,压住心头的酸涩,“快了吧。我感觉很接近了。”
楼阁里传来一阵拥嚷的脚步声,一人一鬼站在角落,侧目过去。
一群士子言笑晏晏走了进来,他们或手提一壶绿蚁酒,或手执一把折扇。
一人向拥在中间的那人道贺,“王兄过几日就要远赴青州就任了吧,恕不能远送了。”
被贺的那人面色白净,挺拔清俊,拱手道谢,“能与诸君于此今日把酒言欢,已是王某之幸。”
裴迹之瞬间垮了嘴角,“怎麽是他?”。
“谁啊?”沈亦谣侧过头去,瞧裴迹之脸色凛然,皱起了眉。
裴迹之从鼻尖喷出一声冷哼,几乎没有张开唇,从牙关漏出一声阴阳怪气,“工秀丽。”
扯了扯手中红绳,“走吧。上楼上去看看。”
沈亦谣乖乖跟在裴迹之身侧,看他一步一步迈上檀木台阶。
“这佚名诗气势磅礴,挥斥方遒,又颇有哲理。甚好啊。”
沈亦谣忽听背後传来此言,美得冒泡,一边听一边嘚瑟地转着脑袋,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
手指一动,朝裴迹之低声说,“我再听听。”
裴迹之抿着嘴嗤笑一声,虚荣。脚下止了步。
“诶。”一个穿青布袍的文人用折扇在那石碑上一敲,发出一声清脆叩响,“我看这诗意气轻狂,采钧兄,该不会是你当年高中时所作吧?”
王采钧长身玉立站在那石碑前,但笑不语。
沈亦谣扬起的嘴角一寸寸掉下来,随着那王采钧的沉默心一下落到了谷底。
“王贤弟这几年来磨炼心性,早不复当年桀骜,你如今问他,他当然不肯承认了。”一个圆脸蛋髭须稀稀落落的中年男人,在那青布袍文人肩上一推,爽朗一笑。
谈笑之间,竟将此事默认了下来。
裴迹之皱起了眉,朝着身旁低声耳语,“瞧见了没,这就是死得早的下场,有人窃你的名。”
安静,死一般的安静。
裴迹之低头朝身侧一看,沈亦谣怎麽会没有反应?难不成已经走了?
……
“咚!咚!咚!”
二楼楼板上三声惊天动地的跺脚声。
衆人纷纷仰头去看,见裴迹之伸出脑袋来,唇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白了他们一眼。
沈亦谣双手握拳,使出千钧之力,力图拍碎栏杆,仍不解气,“怎麽办?怎麽办!怎麽办?!”
要不是当年她谦逊了一把,今日怎麽会轮到这小子欺名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