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赐一丈红
入宫那日的清晨,天色未亮,长安城里的打更人刚敲过五更梆子,利州都督府的门就开了。武绮思穿着一身石青色宫装,由青禾和青琐搀扶着,与同样收拾妥当的萧巧蕊丶徐丽雅在巷口汇合。
三辆马车并排停着,都是宫里按位份配的。徐丽雅是才人,马车最宽敞,车帘上绣着暗纹;萧巧蕊是御女,马车简陋些,却也干净;武绮思的马车介于两者之间,毕竟是有封号的宝林,虽被安排在偏僻宫殿,规制却没太寒酸。
“到了宫里,凡事小心。”徐丽雅握住两人的手,眼中满是担忧,“约定好了,要相互扶持。”
“嗯。”武绮思点头,看向萧巧蕊,“若在披香殿受了委屈,就想法子递消息给我,别硬扛。”
萧巧蕊红着眼眶,重重应下。三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各自上了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载着她们驶向那座金碧辉煌却也暗藏杀机的宫城。
马车在宫门口停下,早有太监等候,引着她们去往各自的住处。
武绮思的凌波殿果然偏僻,马车走了近半个时辰才到。宫殿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院子里种着几株老梅,墙角还有一汪浅浅的池塘,倒有几分雅致。同住在这儿的安宝林早已在殿门口等候,她是蒙军旗出身,性子爽朗,见了武绮思,笑着拱手:“早就听说慧宝林的名号,往後咱们就是邻居了,相互照应着。”
“安姐姐客气了。”武绮思回礼,两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回了偏殿。
进了屋,武绮思屏退左右,只留下青禾和青琐,低声道:“这宫里不比家里,一句话说错就可能掉脑袋。往後听得多,说得少,别人的事别掺和,咱们的事也别让外人知道。”
青禾和青琐对视一眼,都郑重地点头:“奴婢记住了。”
而此时的披香殿,气氛却有些凝滞。萧巧蕊刚踏进正殿,就被一个尖利的声音喝住:“新来的?懂不懂规矩?见了本宫还不下跪?”
说话的是夏颖,她虽只是宝林,却仗着自己包衣佐领的家世,在御女面前摆足了架子。正殿的主位坐着富察才人,她是满军旗出身,正五品,位份最高,此刻正端着茶盏,眼皮都没擡一下,显然是默许了夏颖的作威作福。
萧巧蕊连忙跪下:“嫔妾萧氏,见过夏宝林,见过富察才人。”
“哼,算你识相。”夏颖走到她面前,用绣鞋尖踢了踢她的肩膀,“听说你是那个慧宝林的小跟班?怎麽,她被分到凌波殿那个冷角落,没本事护着你了?”
萧巧蕊咬着唇,没敢回话。富察才人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夏妹妹,别吓着新人。往後都是姐妹,和气些好。”话虽如此,语气里却没半分暖意。
萧巧蕊知道,这披香殿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承香殿里,徐丽雅正与和美人见礼。和美人是皇帝在王府时的旧人,性子温和,见徐丽雅举止端庄,便笑着拉她的手:“妹妹不必多礼,我这儿没那麽多规矩。往後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徐丽雅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运气不错,遇上了个好相处的主位。
三日後,皇後按例在中宫召见新晋的秀女。武绮思特意选了件半旧的湖蓝色宫装,头上只插了支素银簪子;徐丽雅则穿了身月白色衣裳,同样低调。两人并肩走在队伍里,不靠前,不落後,恰到好处。
萧巧蕊跟在後面,低着头,紧张得手心冒汗。夏颖却穿着一身簇新的粉色宫装,头上插着金步摇,走在最前面,生怕别人注意不到她。
中宫殿内,皇後端坐主位,杨婕妤坐在左侧的首位,妆容精致,眼神却带着审视,扫过每个进来的秀女。
“参见皇後娘娘,参见杨婕妤娘娘。”新人们按位份跪下,齐声请安。
“起来吧。”皇後声音温和,目光落在衆人身上,“入宫便是皇家的人,往後要谨守本分,和睦相处,莫要惹是生非。”
“谢皇後娘娘教诲。”
杨婕妤却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慵懒:“刚入宫就该磨磨性子,站着听训哪有跪着来得诚心?都跪着吧。”
这话一出,衆人都愣住了。按规矩,给皇後请安行过礼便可起身,杨婕妤此举,明显是故意刁难。可她宠冠後宫,没人敢反驳,只能硬生生跪着,膝盖很快就传来刺痛。
杨婕妤却仿佛没看见,转头与皇後闲聊起来,说的都是些胭脂水粉丶花草园艺的闲事,半句不提让她们起身的事。
太阳渐渐升高,殿内越来越热,有几个体质弱的秀女已经开始发抖。徐丽雅悄悄看了眼武绮思,见她依旧挺直脊背,脸色平静,心里暗暗佩服。
又过了近半个时辰,皇後才似不经意地对杨婕妤道:“妹妹,新人们怕是跪不住了,都是些孩子,吓着了反倒不好。”
杨婕妤这才“哦”了一声,笑道:“瞧我,一聊起来就忘了正事。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