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内定的太子妃 > 番外六番外(第1页)

番外六番外(第1页)

番外六

太子萧琰与太子妃苏氏的大婚,是大梁未来稳固的象征,是朝野上下乐见的政治联姻,亦是两个优秀年轻人被命运安排在一起的起点。没有惊心动魄的波折,没有刻骨铭心的誓言初始,他们的感情,在东宫日复一日的晨昏交替中,如静水深流,悄然滋生。

苏氏闺名婉清,人如其名,婉约清雅,出身书香世家,规矩礼仪刻入骨髓,行事从容不迫。初入东宫时,她谨守本分,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待萧琰,恭敬有馀,亲近不足。萧琰亦然,他是储君,习惯了克制与权衡,即便面对自己的妻子,最初也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与尊重。

改变发生在细微之处。

萧琰习惯在寅时起身,先去演武场活动筋骨,再回书房处理政务。而苏婉清总会比他稍晚片刻,在他回到书房时,桌上已备好一盏温度刚好的参茶,和几样清淡适口的早点。她从不多言,只在他擡眼时,递上一个温婉的微笑。

他起初以为这只是太子妃的职责。直到某次他感染风寒,强撑着起身,却发现她已守在书房外,手中捧着刚煎好的汤药,眼底带着不易察觉的青黑,轻声却坚定地劝他:“殿下,龙体为重,今日奏章,妾身或可先代为整理摘要。”那一刻,他看着她在晨曦微光中单薄却挺直的身影,心中某处微微一动。

他开始留意她。留意她在他批阅奏章至深夜时,总会悄无声息地为他添一件外袍;留意她虽不善言辞,却将他与父皇母後丶乃至弟妹的喜好丶禁忌都默默记在心中,打点得周全妥帖;留意她于诗书上的见解,虽不似母後那般锋芒毕露,却自有一番沉静通透的智慧。

他们最多的相处是在书房。他处理他的军国大事,她则在一旁整理文书,或翻阅典籍。偶尔,他会就某个不甚紧要的地方政务询问她的看法,她总是思索片刻,才谨慎开口,观点往往切中肯綮,给他带来新的思路。他渐渐习惯了她清淡的陪伴,习惯了她身上淡淡的墨香与药香交织的气息,那让他纷繁的心绪得以沉淀。

一次,他因推行新政受阻,在书房内眉头深锁,周身气压低得吓人。宫人们皆屏息凝神,不敢靠近。

唯有苏婉清,端着一碟她亲手做的丶他偏爱的梅花香饼走了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没有劝慰,只是安静地拿起墨锭,替他研墨。

“殿下,”她声音轻柔,如同羽毛拂过心尖,“可是为了漕丁安置之事烦忧?妾身听闻,淮南刺史似有不同见解,其奏章中提及的‘以工代赈’之法,或可细究?”

萧琰擡眸,对上她清澈而关切的眼神。那一刻,朝堂上的硝烟仿佛被这温柔的目光驱散了些许。他伸手,不是去拿那奏章,而是覆上了她正在研墨的手。

苏婉清微微一颤,却没有躲闪,耳根悄悄染上绯色。

“手这样凉,”他握着她的手,掌心温热,“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

“妾身想为殿下做。”她低声回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从那以後,东宫的书房,不再仅仅是处理政务的冰冷之地。它成了他们共同的空间,有他挥毫决策的沉稳,也有她红袖添香的温柔。他们会就着一本书讨论良久,会在疲惫时相视一笑,会在无人注意时,指尖短暂相触,传递着彼此才懂的暖意。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他们的感情,如同上好的陈酿,在东宫这方天地里,于每一个平凡的晨昏中,静静发酵,愈发醇厚。他们是帝国的太子与太子妃,亦是即将携手一生丶彼此交付後背的伴侣。未来很长,但他们知道,他们会这样,一路走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