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可他却为一庶女 > 第十七章(第1页)

第十七章(第1页)

第十七章

云州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捷报,冲破关山阻隔,一路飞驰入京。当“太子殿下临危不乱,肃清内奸,大破突厥于云州城下,斩敌数千,缴获无算”的露布飞檄传遍九门时,整个京城沸腾了!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奔走相告,面露狂喜与崇敬。太子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些曾经质疑他年轻丶缺乏经验的言论,在铁一般的战功面前,彻底烟消云散。连带着,尚书府沈家的门槛,也几乎被前来道贺丶攀附的宾客踏破。

沈知微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喧嚣,坐在水榭边,指尖拨过“九霄环佩”的琴弦,发出一声清越的泛音。她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笼着一层淡淡的丶不易察觉的忧思。

胜了,固然好。

可胜得如此漂亮,如此迅速,将太子的能力与威望彰显无遗,真的……是好事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父亲的告诫,言犹在耳。陛下年迈,猜忌日重,几位年长的皇子岂会坐视东宫势力如此膨胀?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与安郡王勾结丶甚至可能级别更高的幕後黑手,他们会甘心失败吗?

果然,不过数日,京中的风向便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先是几位以“清流”自居的御史,上奏弹劾太子在云州“擅杀朝廷命官(张啓明丶高焕),虽有功在前,然行事酷烈,有违仁德”,又言“将士用命,方得大捷,殿下虽督师有功,然亦不可尽揽其功”,言语间,隐隐将萧璟的功劳与底层将士分割开来,试图削弱其个人威望。

接着,市井间开始流传一些新的“秘闻”。有说太子在云州之所以能迅速平定内乱,是因早有准备,甚至可能……是故意纵容内奸行动,以博取更大战功;还有说太子与那位献上关键情报的沈尚书千金关系匪浅,沈家借此机会,已深度绑定了东宫,恐有外戚干政之虞……

这些流言,比之前污蔑沈知微清誉的更加阴险,直指萧璟的品行与动机,以及东宫与重臣的关系,其心可诛。

沈府之内,刚刚轻松了没几日的氛围,再次凝重起来。

“微儿,”沈夫人忧心忡忡地找到女儿,“外面的风声,你可听到了?这些人,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沈知微放下手中的书卷,神色平静。她早已料到会有此一着。她走到书案前,上面摊开着这几日她让父亲暗中搜集来的丶关于那几个上奏御史以及传播流言之人的背景信息。

“母亲不必过于忧心。”沈知微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冷静,“跳出来的,不过是些被人当枪使的马前卒。真正的大鱼,还藏在後面。”

她的指尖点在其中一位跳得最欢的御史名字上:“此人,与三皇子府的詹事,是连襟。”又点向另一个在茶楼散播流言的文人:“此人,曾多次出入五皇子门客的府邸。”

沈夫人倒吸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沈知微擡起眼眸,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光芒,“殿下在边境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有人却只想在背後捅刀子,争权夺利。他们见战场上下不了手,便想在朝堂上丶在名声上,将他拉下来。”

她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可……我们该如何做?”沈夫人看着女儿,仿佛看到了主心骨。

沈知微沉吟片刻,道:“父亲可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驳斥那些无稽弹劾,强调殿下临机决断丶挽救危局之功,并联络几位与父亲交好丶且持身中正的重臣,一同发声。至于市井流言……”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郁郁葱葱的草木,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丶带着冷意的弧度:“流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更强大的声音。”

她转身,对沈夫人道:“请母亲帮我约见林薇儿,还有……几位平日里与我们交好丶且家中在士林清议中颇有影响力的夫人小姐。另外,将我们府上在几个主要茶楼丶书坊的‘份子’,也动用起来。”

沈夫人瞬间明白了女儿的意图。这是要发动沈家能动用的一切人脉与资源,在舆论场上,进行反击。

“好!娘这就去办!”沈夫人精神一振,立刻起身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舆论场上,悄然掀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反击战。

以林薇儿为首的一批高门贵女,在各种赏花丶品茗的聚会中,“不经意”地谈起太子殿下在云州的英明神武,谈起将士们的英勇奋战,谈起那些试图抹黑功臣之人的“居心叵测”。她们的身份和影响力,使得这些正面言论迅速在顶层圈子中扩散。

与此同时,几家最大的茶楼和书坊里,说书先生的口中的故事,悄然从才子佳人变成了“太子云州破敌记”,情节跌宕,极力渲染太子的智勇双全与力挽狂澜;一些颇具声望的文人,也开始在诗会丶文会上,作诗写文,歌颂边功,暗讽那些“躲在京城嚼舌根”的宵小之辈。

沈知微坐镇府中,如同一个冷静的弈棋者,通过母亲和可靠的下人,接收着各方的反馈,并适时调整着策略。她没有直接露面,却无处不在。

这场舆论的反击,效果是显着的。那些恶意的流言,在更强大丶更正面丶更符合民衆期待的声音面前,逐渐被压制丶被淡化。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至少,无法再形成之前那般恶劣的声势。

边塞,云州。

萧璟站在修复後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突厥退去後留下的狼藉营地,听着青墨低声禀报着京城近来的暗涌与沈家悄然发起的舆论反击。

当听到沈知微如何运筹帷幄,调动人脉资源,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为他稳住後方舆论时,萧璟深邃的眼眸中,掠过深深的震动与无法言喻的温暖。

他想起离京前她赠予的软甲与药物,想起那方绣着墨兰的帕子,想起她传来的关键密信……如今,她又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以这样一种聪慧而有力的方式,为他抵挡着来自背後的冷箭。

她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娇花,而是能与他并肩作战的乔木。

“告诉沈小姐,”萧璟沉默良久,对青墨道,声音低沉而郑重,“京中之事,孤已知晓。让她……一切小心。待孤回京。”

他没有说太多,但这句“一切小心”与“待孤回京”,已包含了千言万语。

青墨领命,心中亦是感慨。这位沈小姐,当真是……非同凡响。

萧璟转身,望向京城的方向,目光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

京华暗涌,边塞风霜。

他与她,一个在前方浴血,一个在後方帷幄。

这条通往最高权力的荆棘之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似乎不再那麽冰冷与孤独。

他知道,回京之後,等待他的,将是更加激烈的风雨。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期待。

因为,他知道,在那风暴眼的中心,有一个人,会与他共同面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