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歌 > 暗流中的助力(第1页)

暗流中的助力(第1页)

暗流中的助力

初冬的薄霜悄然覆上县衙的黛瓦,晨光透过槅扇,在卷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汀驰执笔批阅着河堤工地的进展文书,笔尖忽地一顿,自他上任以来,减租赋丶修道路丶免杂税丶整治安丶削束修,乃至眼下这最耗银钱的河工,竟都推行得出奇顺遂。

这太不寻常。

按常理,这般大刀阔斧的改制,早该遭遇层层掣肘。可那些预料中的刁难竟似冰雪消融,连最棘手的河工采买,都总有"恰巧"路过的商队愿以平价出让石料。

墨迹在纸上洇开一团深色。他擡眼望向庭院,恰见江知渺捧着新晒的药材走过。冬阳为她藕荷色的袄裙镀上金边,发间那支黄夫人所赠的碧玉簪流光宛转,是了,刘司马夫人的旧疾,正是她问诊开方治好的。

“大人”张主簿捧着新造的名册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冯刺史又拨了五十民夫助修河道,还特批了冬衣粮饷。”

陆汀驰接过名册,指尖抚过冯刺史朱红的印鉴。

“渺渺真是帮了我大忙”

治世之道,从来不止庙堂经纬;那些後宅往来的温情,女子间的体己话,亦能化作润物细雨,悄然滋养着黎民苍生。

如今“英才帖”与“勤学帖”的设立,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戴和许多真正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的支持。林县令“惜才爱才”丶“体恤贫寒”的美名迅速传开。

募捐“助学基金”时,陆汀驰自己率先捐出半年俸禄,又请动了致仕还乡丶素有清名的国子监司业周老先生出面主持。那块立在书院门口的“乐善好施”功德碑,成了许多富绅争相想要留名的地方,用些许银钱换取美名和父母官的青睐,这笔账他们算得清。基金很快充盈起来。

新课程以“拓展见闻”的名义低调推出,由江知渺暗中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算术丶地理常识教案,陆汀驰找了可靠的先生教授。起初只有少数学生好奇听讲,後来因其“实用有趣”,竟渐渐吸引了不少人。

“书院事务实践”也推行下去,寒门子弟有了正当理由减免费用,反对者若质疑,便被一句“培养学生勤俭品德”顶了回去,难以反驳。

当然,并非所有反对声都消失了。以王家为首的几个本地豪强,损失了部分通过高昂束修变相控制教育资源的好处,对陆汀驰愈发忌恨。但他们发现,新的政策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且名正言顺,难以找到公开反对的借口,只能将不满压下,转为更隐蔽的对抗。

钦州书院的风气,在悄然改变。朗朗读书声中,似乎注入了一股更务实丶更开放的活力。

一日,陆汀驰与江知渺于书院外偶遇。看着院内那些因获得资助而得以安心读书的寒门学子身影,陆汀驰对江知渺低声道:“渺渺之法,确有奇效。如今看来,破局未必需要雷霆万钧,四两拨千斤,亦是良策。”

江知渺微微一笑,目光掠过那些年轻的学子,轻声道:“能成事便好。只是林大人,此举虽缓了眼前之困,却也彻底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日後还需更加小心。”

“我知道。”陆汀驰颔首,目光投向远方,深邃难测,“棋盘已动,落子便无悔。他们若想斗,奉陪便是。”他的语气平静,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江知渺侧目看了他一眼,他的手段丶魄力,远非一个刚上任的书生所能有。

压下疑惑看着书院的新气象,她心中亦有一份淡淡的成就感。这是她带来的,细微却真实的改变

夜幕降临时,新城门楼挂起灯笼。烛光映着新修的官道,如金蛇直窜天边。卖柴老农蹲在路沿数铜钱,突然对孙儿道:“记住这是林青天。”

童声清脆:“爷爷,林青天头上落雪了”

陆汀驰正携着江知渺走在细雪纷飞的官道上。江知渺闻言仰首,果真见雪花沾湿了官帽缨络。

他望着沿途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萧聿澈密信末尾那句:“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然雷霆过甚,恐伤天和。”

冰凉的手忽然被温暖裹住。江知渺将他冻得发红的手拢进自己的貂绒手捂里。

“在想什麽?”江知渺轻声问。

陆汀驰反手握住她指尖,两人停在灯火最盛处。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与暮霭融成一片温柔的灰蓝。卖油郎的吆喝声穿过长街,混着孩童嬉笑飘来,正是他们携手护住的烟火人间。

“渺渺。”他忽然开口,呵出的白气融进风雪,“有些雷霆。。……”

“不得不落。”她接完下半句,露出清亮眼眸,“我陪你。”

三个字如暖流淌过冻土,陆汀驰只觉得心口被烫得发颤。他在这句话里听出了比“同生共死”更重的承诺,那是要将一身风骨都浸入他的理想,将整个灵魂都系于他的征途。喜悦如春潮翻涌,却又裹挟着尖锐的疼惜。

雪愈大了,他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看那晶莹在掌心化作一滴水珠。而她静静立在身旁,将两人身影融作雪夜里最坚定的剪影。

萧恕己凭栏而立,玄色蟒袍的广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俯瞰着脚下焕然一新的钦州城,曾经死气沉沉的街道如今车马络绎,新修的官道两侧商铺林立,连挑担货郎的吆喝声都透着鲜活的底气。

冯刺史正禀报着萧恕己让他去查“林砚舟”改革政策的银两出自何处:“新任钦州县令林砚舟,这三个多月,免商税丶肃治安丶修道路丶修河堤。。。用的是矿场抄没的银两,以及他妻子沈氏,经商赚的银两,没动府库分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