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珍珍说:“以后你和喜儿上学就不用走过去了。回村上也不用搭汽车了。”大人五分钟的路程,两个小腿短要走十多分钟。
二八大杠是现有自行车里最大最能抗重的一款,珍珍和喜儿将将够到后车座的高度。
韩铁柱买完车后停在楼下,用手指擦了擦车架上莫须有的灰尘,
有眼尖的立马问他:“老韩,你家买车啦!?”
“呵呵,是啊!儿子攒的自行车票给我了
。”韩铁柱老脸笑得跟菊花一样,他想绷住脸不笑,可压根控制不住。
邻居们只知道他大儿子夫妻在煤矿,二儿子在农村种地,
房屋装修得这么好,对他家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猜想,后来才隐隐约约听说,是啥劳模。
具体啥劳模也不知道。反正听说上面给了不少奖金,还空降到粮站里当工人了。
瞧瞧,他刚上班没多久,自行车都买起来了,家里孩子穿着也都干净整齐,拾掇的不比领导家的孩子差。
等显摆过了,韩铁柱扛着二八大杠一口气爬上了三楼,把车停在自家房门外。
“爹!为什么不放楼下??”
他们住在粮站院子里,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当然小偷小摸的人哪里都有。
“我可不放心放楼下。”韩铁柱理直气壮说道。
“可好重的呀!你腰会疼的。”这可不是后世的铝合金材质的自行车,现在的车可是钢结构的,估计有五六十斤。
“不重!”韩铁柱只觉得扛着自行车的时候,自己是浑身是劲,一点没觉得重。
当然,腰是开始隐隐约约有点痛了,不过没关系,时间久了肯定就习惯了,肯定是最近都没干力气活,身子养得太娇贵了。
老话说的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次家里添了奢侈品,怎么能不回村一趟呢,
韩铁柱给单位请了第二天下午的半天假,准备回村弄点木材回来:“珍珍,爹带你回村呀?!”
他拍了拍二八大杠的后车座,邀请珍珍明天一起回村。
珍珍头摇得小辫子都要散了,她才不要受这个罪:“我不去!”
“好吧!”听起来,韩铁柱还有些遗憾。
珍珍从煤矿回来后又无聊了,让方卫东去半夜偷偷进到市图书馆复印一些书给她看,尤其是小人书。
方卫东的速度很快,它的眼睛就是扫描仪,刷刷几下,一本书的内容就拷贝到了它的资源库里。
通过小镇的纸品厂就能印刷出来了,
几个晚上就搞定了,给小镇里空荡荡的图书馆给填的丰满了些。
韩铁柱晚上到家的时候,骑得满身都是汗。后车座上一个大柳筐,后车座左右两边和上面各一个大柳筐,呈品字形摞在一起。
里面都是砍得板正的木柴块,是老二家里的柴垛子上的。
够烧一段时间了。
订做的炉子明天要去拿了,以后家里用柴的地方多了。全买了炭用实在舍不得,
韩铁柱说:“不行,还是太少了,下次还得是牛车去,多拉点回来。”
“等小四和平平放假,让他俩回村多砍些备着。”王红芬帮着抬着柳筐上楼,以前都是满山的不要钱的柴火,现在要花钱买,这哪里能舍得。
订做的煤炭炉太重了,方卫东和韩铁柱一起去拿了回来的,
铁匠师傅太实在了,炉子有一百多斤重,好在是分体的,可以搬到楼上在组装起来。韩铁柱也不跟他客气,在楼下看着驴车,方卫东轻轻松松几趟搬完了。
这次他的形象是之前装修工人的样子,老熟人了。
到家里不仅组装起了炉子,还把客厅的饭桌收到楼上杂物间,空出来的位置放着煤炭炉,
炉子的出烟管穿过卫生间,在卫生间墙上打了个洞,
这样晚上在卫生间洗个脚或者泡个澡,也不会冷了。
卫生间里有一个大浴桶,一个蹲坑,还有一个小小的洗漱池,水龙头高高的,这样不仅可以用池子洗衣服,还可以用小水桶往大浴桶里接水洗澡。
王红芬下班的晚,等她到家的时候,推开房门瞬间,一股热浪袭来。
她楞了下,就见屋内中央位置放了个奇形怪状的炉子。圆圆的直径一米二的桌板卡在炉口处,看起来就是饭桌卡在炉子上。
韩铁柱打开炉门给里面添置木块。孙子孙女在圆桌上写作业,珍珍和喜儿在看小人书,几人的小脸红扑扑的。
煤炉外面还焊一圈防烫围栏,她新奇笑问:“哪个想出来的点子啊。”
韩铁柱说:“当然是你闺女啊。”
珍珍抬头冲她一笑。
王红芬不由自主的也笑了,揉了揉她的脸:“珍珍这个名字叫对了,不仅是珍珍的珍,还是真厉害的真!”
安安说:“奶!这炉子可暖和了!”她热得敞开了棉袄,感觉要出汗了。
“不许脱衣裳啊,还是会受凉的。”王红芬警告她。
炉子和桌面都是生铁做的,看起来沉甸甸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