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发家致富科举路穿越种田纪事 >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第1页)

而出海贸易,虽然严格说来有违朝廷海禁,但是利润实在惊人,刨除海盗打劫这一风险,依旧一本万利。

正如恩格斯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

在巨大的利益和违反海禁之间,张家与陆家作为生意人,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利润。

民间走私一直屡禁不止,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谢凡身为朝廷命官,为了防止言官弹劾,却不好和做走私生意的亲戚走得太近。

所以谢家同陆家与张家的关系,在谢凡做翰林官之后反而还疏远了些。年节时候通信问候,都只是说些家常话。对于朝中局势以及海外生意,大家都达成默契,避而不谈。

陆平恭终于成婚,不过是娶了一位南洋女子。两人是在南洋相识,一见钟情,很快成婚,后来两人便常住南洋,在当地也置办了产业。

陆平友居然也同妻子伍氏生了一子,让陆有富与陆才明,甚至陆氏都十分欣慰。谢凡因为知道当年内情,却觉得震碎了三观。

但是他也无法对祖父祖母言说,只是悄悄同妻子吐槽了此事。孙嫣然居然也不甚吃惊,对谢凡说起广东及毗邻福建有契兄弟这一习俗**。反而叫谢凡惊掉了下巴。

张世贤同妻子一起将张家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大有财力上赶陆家的势头。两人在外收获颇丰,在家也颇有建树。两人这些年一共生了二子二女,可谓人丁兴旺。

而内阁朝臣都经过一番换血之后,朝中政事,皇帝越说一不二。

只是如今几位皇子都已长大了不少,天子依旧未曾开口立储,或者立后。反而下令让左,右春坊官员,一齐教导众位皇子读书。

注释:

*原句据说是大礼仪事件中杨慎所言。剧情也参考了明代嘉靖年间大礼仪事件。

**出自《万历野获编》契兄弟一节:“古时闽人酷好男色。无论尊卑长幼俊丑,凡同有此好者即结为相好。年长者曰“契兄”,年少者曰“契弟”。

第99章春坊官

原来詹事府与左右春坊大小官员主要负责教授太子一人。而现下宫中已经年满六岁的皇子就有五位,实在是工作量大增。

更何况现下虽有五位皇子,但是并无太子。

除去太子会继承大统,其余所有皇子,将来都只能成为藩王。

太子为国之储君,教导内容皆是为君之道。而现在一众官员教导皇子,是否要依照教导太子的方式方法来教导众位皇子?

依照前例,太子启蒙之后,便要到文华殿开始正规的学习,所谓出阁讲学。

太子所学主要是四书五经,另有《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历朝历代史书典籍。

东宫讲官在为太子授课之前,要先写好讲义,进呈给皇帝。

皇帝阅后无异议,讲官再赴文华殿为太子讲授。

更要紧的是,太子需要提前接受君王教育。讲官每次讲完一课之后,还要结合现下朝廷政务以及国家大事,用典籍中的儒学道理进行分析,解说给太子。

詹事府本是专门辅佐教导太子一人。现在一下子要负责教导所有皇子,詹事府上下皆是十分惶恐。

因此詹事府主官,李詹事除了正式上表询问,李詹事与两位少詹事更是进宫亲自面见天子。

据说君臣四人促膝相谈了一个时辰,三位詹事府官员方才面色严肃回到衙署。

此后宫中便下中旨*,内阁未有批驳,吏部便部推**了好些翰林院官员与六部官员名单送到皇上手中。

朝会上,皇帝便亲自用朱笔圈点了几人,充实詹事府与左、右春坊,负责教导皇子读书。

天子选中的人中,便有做了六年多翰林院侍讲的谢凡。他被擢升为从五品右春坊右谕德,教导皇子读书。

之后内阁又正式定下了章程:

凡皇子皆虚岁六岁便开始读书,皇子每日读书时间为“卯入申出”。

每学三日四书五经,再学三日弓马骑射。

因为皇子尚且年幼,皇帝出于一片慈父之心,又安排众皇子可再休息一日。

此外每月朔望,大风雷雨天气和隆冬时节可以停讲。

四书五经等,由詹事府与左、右春坊官员教导。

弓马骑射等,则由五军都督府选拔精干可靠武将教导。

谢凡本来应付翰林院公务已经得心应手,每日上班可谓轻松愉快。

现在虽然官升半品,可是教导皇子读书却是全然不同的工作,又无前例可循。

加上皇子每日读书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从早晨五点至下午三点。

而且讲官皆住在宫外,更需要早起入宫,苦不堪言。

所以谢凡心中实在是千百个不愿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