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却做了会试考官,放榜后便对谢凡说起考场上的好文章。
其中一篇谢凡见着文风熟悉,想来是自己学生于解元所作。
当下也不点破,只等殿试后看于志仁成绩如何。
果然殿试放榜,于志仁高中,赐二甲进士第七人。
因为年纪大了些,并未选为庶吉士,而是观政兵部。
于志仁考中进士后,又恭敬登门拜访。
谢凡对他勉励之余,也提点了不少京城生活关节,比如可千万别借京债。
谁知于家在山东当地乃是一方富豪,他早已全款买下宅院,一家老小安顿妥当。
谢凡祝贺之余,又有些感慨:
自古以来,都是有钱人生活更容易一些。
又到考选之时,程侍郎身为天子亲信,拔擢为礼部尚书,又入了内阁。
谢凡登门道贺,而程大人却询问谢凡,是否有意去礼部,顶替自己原职,出任侍郎。
六部侍郎乃是正三品,相对谢凡现任正五品庶子乃是大大的拔擢。
许多京官三年考满都无法升迁,往往要等待六年或者九年,才能挪一挪窝。
谢凡喜出望外,满口答应,由衷感谢程大人抬举赏识。
回家路上,春风拂面,谢凡回想这几年生活,可谓顺风顺水。
谢阳和谢春在孙大人教导之下,越认真勤奋。
小呦呦越长越好,集合了父母的优点:
皮肤像父亲,白皙细腻;眼睛像母亲,乌黑水灵。
同两个兄长去外祖父家读书,甚至比兄长们当年更加聪明勤勉。
添人进口,升官财,喜事连连,谢凡只觉得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注释:
*内帑:皇帝的私财
**登州府: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
第1o9章水灾
谢凡兴高采烈回家,因为事情未定,忍住未曾告知祖父祖母,和岳父孙大人。
但他实在欢喜,晚间还是忍不住告诉了妻子。
孙嫣然闻言也是十分惊喜,不过她到底多了几分理智冷静,只说:
“做侍郎不比做春坊官,虽然位高权重,可高处不胜寒。
无论此事是否成真,最要紧一切平安。”
谢凡听妻子如此言语,心中激动之情也少了大半,后悔没有先同妻子商议。
可是日间已经答应程大人,现在多想也是无意,夫妇二人已经照常度日。
六部侍郎是正三品高官,任命多由廷推而来。
廷推由吏部尚书领衔,六部尚书侍郎以及科道言官等齐聚一堂,为空缺职位拟出人选。
候补名单拟定之后,也同部推一般,上呈皇帝,由皇帝圣心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