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神雕之我是杨过捡到的 > 第446章 金轮国师投降(第2页)

第446章 金轮国师投降(第2页)

刹那间,寨墙之上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那些原本紧握兵器、面带警惕与决绝的僧兵、将领们,此刻脸上都写满了惊疑不定与深深的畏惧。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天下大势,但他们听得懂忽必烈已降、吐蕃已定,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杨过这传音入密、清晰如在耳畔说话的恐怖手段!

这已经完全出了他们对武功的认知范畴!看着下方那个卓然而立、面容俊雅如天神般的青年,再回想刚才那震得寨门晃动、如今又让声音响彻全寨的神异,一种自本能的、对未知强大力量的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住了他们的心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多人的手开始微微颤抖,紧握的弓弩、长矛也不自觉地垂低了几分。

与这样的人为敌,真的还有胜算吗?

抵抗,真的还有意义吗?

金轮国师将身边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熄灭。

他感受到了一种大势已去的无力感,一种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挣扎都显得苍白可笑的悲哀。

他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那叹息中饱含着数十年风云变幻的沧桑,饱含着壮志未酬的落寞,更饱含着对杨过那无法企及高度的复杂情绪。

他运起内力,声音不再颤抖,却带着一种认命般的沉郁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清晰的回应道:

“杨将军!所言极是。”

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也像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既然蒙古大汗都已归顺大宋,天下之地,尽属王土,老衲不过一介方外之人,又何必再行那螳臂当车之举,徒增杀戮,殃及这千年古刹与满寨无辜?”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杨过身上,这一次,少了之前的恐惧与震惊,多了几分纯粹的、甚至带着一丝绝望的敬佩。

“杨将军神功盖世,智谋深远,胸怀天下,更兼有吞吐宇宙之志,囊括四海之心,老衲虽自诩心高气傲,一生不弱于人,但能与将军生于同一时代,见识到如此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的风采……”

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自灵魂深处的感叹:

“实乃贫僧之幸,亦是贫僧之大不幸也!”

这番话,确是他压抑心底多年的真情流露。

回想当年,他挟龙象般若功之威,踌躇满志踏入中原,本以为能纵横无敌,光大雪域武学,却不料战便在杨过手中吃了大亏。

此后襄阳、终南……一次次交锋,一次次惨败,杨过的武功仿佛没有上限,每一次见面都如同面对一座更加巍峨、更加不可逾越的神山。

不仅是他,就连那个看似敦厚、实则内力雄浑无比的郭靖,他苦修至今,竟也无把握能战而胜之,甚至隐隐觉得,若真生死相搏,败亡的多半会是自己。

这种全方位的、令人绝望的压制,早已将他那点骄傲磨蚀得干干净净。

能与这样的绝世人物同处一个时代,见证传奇,是幸运。

但作为其对手,亲身感受那令人窒息的差距,则是最大的不幸与悲哀。

寨墙上下,一片寂静。

唯有寒风呼啸而过,卷动着旗帜,仿佛在为金轮国师这番充满复杂情感的认输话语作注。

杨过听闻,脸上并无得意之色,只是微微颔。

他能听出金轮国师话语中的诚意与那深藏的落寞。

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策。

他本就不是嗜杀之人,昔日种种杀戮,多为形势所迫,或为震慑宵小。

如今大局已定,能少流一滴血,多保存一分元气,自然是好事。

他原本也预料到,在金轮国师得知忽必烈已降、蒙古已亡的消息后,抵抗的意志必然会土崩瓦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