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山居吟是什么意思 > 第64章 脉络(第3页)

第64章 脉络(第3页)

她一步一步,沉默地向上攀登。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山风吹拂着她沾满灰尘的衣袍。

终于,她登上了烽火台的顶端。

视野骤然开阔!

连绵起伏的苍翠山峦如同凝固的波涛,将青溪县城温柔地环抱其中。山脚下,星罗棋布的村落点缀在碧绿的田野之间,蜿蜒的溪流如同闪亮的银带穿城而过。更远处,官道如同灰白的细线,延伸向睦州、杭州的方向。

好一幅宁静祥和的江南山水画卷。

然而,在她的眼中,这幅画卷却被脑海中那狰狞的脉络无情地覆盖、撕裂!

她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一寸寸掠过脚下的土地。

东北方向,山坳深处。

那里应该是官办漆园之一?登记册上写着“卧龙坳官漆园”。此刻看去,那片山林显得异常稀疏,与周围茂密的植被形成鲜明对比。是过度砍伐?还是登记不实的证据?

西南方向,沿溪村落。

这些村落周边,本应是郁郁葱葱的民间漆园。但此刻,许多靠近村落的山坡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和稀疏的新苗。强征的伤痕,触目惊心!

贯穿县城的新安江。

这条平静的河流,是生漆和漆木运输的主要通道。

她仿佛能看到,一条条满载着生漆桶的船只,在胥吏的押送下驶向睦州。而在这些船只的底层,或者伪装成普通木料的船队中,偷运着价值更高的粗大漆木!溪流两岸的码头,是否还残留着匆忙装卸的痕迹?

通往睦州的官道。

陆路运输同样存在。

那些记录中“翻车”、“失火”导致整批生漆“损耗”的地点,是否就在某段险峻的山路旁?是意外,还是人为制造的“损耗”以掩盖偷运或贪墨?

县衙方向。

那座代表着权力和秩序的建筑物,在她眼中,此刻却如同一个巨大的、散着腐臭气息的毒瘤。无数的罪恶指令和虚假文书,从这里出,吞噬着这片土地的血肉。

脉络!

无比清晰的脉络!

从朱勔在汴京的贪婪,到董云在州府的督办,到王舜、陈光在县衙的执行,再到胥吏在漆园和码头的具体操作,最后落到无数漆农被砍倒的漆树和流干的血泪!

这条脉络如同一条隐形的、剧毒的锁链,贯穿了青溪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

……

荣安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山风吹动她的衣袂,猎猎作响。她的眼神锐利如刀,穿透了表面的宁静,直抵这片土地最深沉的伤痛和罪恶。她看到了整个漆税黑幕的骨架,看到了它如何依附在青溪的山水之间,如同蚀骨之疽。

然而,再清晰的脉络,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荣安看到了“是什么”,也大致推演出了“为什么”和“怎么做”。

但是,证明“是谁”和“具体如何做”的铁证呢?

那能钉死朱勔、董云等人,将他们拖下深渊的、无可辩驳的实证在哪里?

是那些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漆园登记册?

是那些用“损耗”二字就能轻松抹去巨额差额的账本?是那些指向不明的运输船单?还是那些早已不知所踪的强征令和补偿记录?

这些远远不够!

这些只能引起怀疑,却无法形成致命的指控。对手太狡猾,尾处理得太“干净”。

王舜的逃跑,更是掐断了一条可能通向核心的关键线索。

荣安此刻就像一个站在山顶的了望者,清晰地看到了敌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却现自己手中连一把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更遑论撕破这张巨网的力量。

证据……她需要一把能劈开这重重迷雾、直抵核心的利刃!

这把利刃,究竟藏在这青溪县城的哪个角落?

在那些噤若寒蝉的漆农手中?在某个良心未泯的胥吏心底?

还是在那个逃跑的县尉王舜带走的秘密里?

烽火台上的风,似乎更冷了。

她俯瞰着这片被无形锁链束缚的土地,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却也沉淀着沉重的阴霾。

突然,她脑中闪过一个多次出现在县衙户簿上的地方!

喜欢半阙河山请大家收藏:dududu半阙河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