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半阙姑娘 > 第102章 处决(第2页)

第102章 处决(第2页)

她想找一个借口,哪怕是最蹩脚的借口,能够参与进去,至少能够在一旁监视,确保方腊不会在“审讯”之初就被立刻、随意地“意外”弄死,或许还能为他争取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得到公开审判的机会。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文士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他缓缓抬起眼皮,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第一次真正落在了荣安身上。

那目光中没有任何情绪,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冰冷的审视,仿佛在看一个不懂规矩、胡乱聒噪的蝼蚁。

“‘血罗刹’……”

他轻轻吐出这个代号,语气里听不出是褒是贬:“皇城司自有法度章程,如何审讯,不劳尔等多虑。尔等职责已了,退下吧。”

最后三个字,语气淡然,却带着一种来自权力核心的、不容丝毫质疑的威压和冷漠。

阿六的反应极快,在荣安还想再争辩什么之前,一把牢牢地抓住了她的手臂,力道之大,让她微微吃痛。他微微摇头,面具下的眼神深邃如古井,沉声道:“是。卑职等遵命。告退。”

方腊被那几名面无表情的宦官高手从囚车里粗暴地拖拽出来,沉重的镣铐哗啦作响。他被推搡着,走向牢狱深处那条幽暗得仿佛没有尽头的甬道。光线在他身后迅收敛,黑暗如同潮水般涌来,要将他吞噬。

就在他的身影即将完全没入黑暗的前一刹那,他忽然猛地停下了脚步,挣扎着回过头。那双原本已经死寂的眼睛,此刻却亮得惊人,穿透昏暗的光线,深深地、复杂地看了荣安一眼。

那眼神里,有对朝廷鹰犬惯有的嘲讽与不屑,有英雄末路的悲凉与绝望,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对于她途中那一点点未曾明言的善意的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早已洞悉一切命运轨迹后的彻悟、决绝和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他的嘴唇嗫嚅了一下,干裂的唇瓣翕动,似乎想用最后的气力说出什么话语。

是诅咒?是预言?还是别的什么?

最终,所有未能出口的话语,都化作了一声几不可闻的、沉重到极致的叹息,消散在阴冷潮湿的空气里。然后,他猛地转回头,不再有丝毫犹豫,挺直了那饱受折磨却依然不肯弯曲的脊梁,大步地、主动地走向那甬道深处无尽的、等待着他的黑暗。他的背影,竟带着一种赴死的壮烈和坦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荣安的心脏像是被那最后的目光和决绝的背影狠狠撞击,猛地一沉,冰冷的感觉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那一刻,她无比清晰地明白。

方腊自己,已经做出了最终的选择。他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营救”,拒绝了苟延残喘的可能,甚至拒绝了成为一个在酷刑下攀咬他人、供出同党的工具。他选择用沉默和死亡,作为对这个时代最后的、也是最沉重的控诉。

接下来的几天,汴京的表面,上演着一场盛大的“欢庆”戏剧。

朝廷正式昭告天下,祸乱东南、僭越称尊的巨寇方腊已被擒获归案,现正严加审讯,待其罪状厘清,不日将于闹市明正典刑,枭示众,以彰国法,以儆效尤,以安天下民心。

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之中,官员士子、文人清客们弹冠相庆,酒酣耳热之际,无不歌颂着官家圣明烛照、童贯公公用兵如神、运筹帷幄。仿佛方腊一擒,东南即刻海晏河清,天下从此太平无忧。

荣安走在汴京看似繁华依旧的街道上,看到更多的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流民和乞丐,像灰色的幽灵般蜷缩在豪华酒楼的后巷和繁华街市的角落,被如狼似虎、手持水火棍的开封府衙役恶声恶气地驱赶追逐,如同清扫垃圾;听到的是高墙之内权贵府邸中传出的彻夜不休的管弦笙歌与纵情欢笑;感受到的是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厦将倾前最后的虚假繁荣和弥漫在空气里的、近乎凝滞的压抑与恐慌……

她试图通过皇城司内部的渠道打听方腊的消息,哪怕只是一点点关于审讯进展的风声。但所有关于方腊的卷宗、口录都被列为最高机密,直接封存,呈送至深宫大内,根本不是她一个“人”字组干当官所能触碰。

她心中焦急,找到了章霁,试图通过“地”字组那庞大而隐秘的信息网络探听一二。

章霁见到她,听完她隐晦的打听,只是习惯性地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弧度。

“荣安……”

她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一种告诫:“有些浑水,深不见底,能不趟,最好就别趟。泼天的功劳,你已经分了一杯羹,何必再非要凑上前去,惹上一身洗不掉的腥臊气?这汴京城啊,暗流汹涌得很。能安稳活着,看清楚风往哪边吹,比什么都强。至于牢里那位……”

这番话,看似不屑调侃,实则充满了现实的冷酷和意味深长的警告。

荣安心中不甘,又去找阿六。

阿六的眼神一如既往地沉静如水,但说出的话,却比章霁的更直接,仿佛一盆冰水从头浇下。

“方腊,必死无疑。”

他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区别只在于,他是‘伤重不治’死在审讯的刑架上,还是能多撑几天,等到一场‘明正典刑’的公开表演。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龙椅上那一位、对蔡京童贯那几位相公、对东南那些牵扯进花石纲的大小官员……他活着,每多喘一口气,每多说出一个名字,多牵扯出一件江南的龌龊事,都可能在这汴京城里引一场谁也无法预料、谁也不愿看到的滔天巨浪。所以,他必须死,而且必须在‘合法’的外衣下,尽快地、安静地死掉。”

他顿了顿,目光在荣安有些苍白的脸上:“所谓的‘审讯’,你以为真的是为了查明真相?不过是为了罗织罪名,牵连异己,或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报复欲,最终,只是为了顺理成章地制造一个‘重伤不治’或‘畏罪自尽’的结局罢了。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从他被擒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荣安彻底沉默了。

她完全明白,方腊起义,不仅动摇了东南这个帝国的财赋重地,更深深刺痛了朝廷那根最敏感、最腐败的神经——以花石纲为代表的竭泽而渔的掠夺、应奉局的无法无天、那些盘根错节、牵一而动全身的利益集团,以及他们背后那位沉浸在艺术幻想和极致享乐中、对民间疾苦漠不关心的皇帝赵佶。方腊活着,就是一面照妖镜,照出这盛世下的脓疮与腐朽。所以,他必须被销毁,连同他可能说出的所有真相一起,彻底埋葬。

几天后,官方的正式通告如期布,张贴在汴京各处醒目的告示栏上。

巨寇方腊,经有司连日严密审讯,对其僭号造反、屠戮官吏、荼毒生灵等十恶不赦之罪供认不讳。然其人性戾狠,中毒已深,妖言惑众,冥顽不灵,加之身受重伤,药石罔效,已于狱中伏诛。为震慑宵小,昭彰国法,天威浩荡,定于三日后午时,在朱雀门外刑场明正典刑,枭示众。

“重伤不治,狱中伏诛”?

荣安正在皇城司签押房内整理此次任务的后续卷宗,听到同僚带来的这个消息时,一股彻骨的寒意,无法抑制地从她的脊椎骨猛地窜起,瞬间蔓延至全身四肢百骸。他们……他们竟然连最后这几天都等不了!

连一场掩人耳目的公开审判都懒得演!

就这样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用最“方便”的方式,结果了他!

她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冷,仿佛独自一人置身于冰天雪地。

走在城中,她僵硬地转动脖颈,环顾四周。

看到的是一张张扭曲的、兴奋的、麻木的、恐惧的、冷漠的面孔。那些高踞在临街酒楼轻摇团扇、指指点点、谈笑风生的贵族男女,那些互相推搡踩踏、甚至头破血流的平民,那些眼神冰冷如铁、如同雕塑般站立着的官兵……

喜欢半阙河山请大家收藏:dududu半阙河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