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细雨微风花自舞 > 第80章 寒集风尘谱旧梦歧路衣单各海涯(第2页)

第80章 寒集风尘谱旧梦歧路衣单各海涯(第2页)

“是”字打成了“市”,“记的”成了“记得”。陈武桢没检查,直接点击确认。留言表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突然后悔——这句话太刻薄了,像在泄脾气。但又能怎样?他已经等了四十四天,从秋高气爽等到冷雨绵绵,连一句“收到”都没有。

月日:回忆里的温柔

网吧里飘着热可可的香气。陈武桢缩在角落,面前放着一杯没喝的可乐。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梦很浅望物皆自然其实我的想法更简单愿你快乐每一天”

他盯着屏幕里的歌词,鬼使神差地复制粘贴到柳晴雯的留言板。送前,他犹豫了十分钟,删掉又重写,最后只保留了最朴素的那句。他告诉自己:“就当是告别。”

oo年月日:最后的挣扎

跨年夜的网吧里人很少,只有几个通宵的学生在打游戏。陈武桢坐在号机前,屏幕上是柳晴雯的留言板——最后一次留言停留在月日,他写的“一杯白开水一口干粮只要心爱的人在身旁即使是荒原也变成天堂”后面,依然没有任何回复。

而他像个傻瓜,守着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回复的留言板,等了整整四个月。

尾声:未送的“再见”

凌晨两点,网吧只剩陈武桢一个人。他点开柳晴雯的留言板,最后一次输入:

他突然不想了。有些话,留在心里就好。

他关掉电脑,走出网吧。十月的风已经变成深冬的冷,吹得他眼眶生疼。他仰头看天,星星稀稀落落的,像柳晴雯的qq头像。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他轻声念着,眼泪终于掉下来。

这一次,他终于决定,不再等了。

但有些思念,像春天的草,压得住,却断不了根。

……

北方小年的腊月二十三,陈武桢踩着刚化冻的泥路回到了翼城镇。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铁门,灶台的烟囱正冒着炊烟,铁锅里翻滚的猪肉炖粉条咕嘟着白汽,那熟悉的、混杂着灶灰、陈年木头和食物油脂的味道扑面而来,像一张厚实温暖的棉被,将他一路的寒风与绿皮火车上的疲惫紧紧裹住。他靠在吱呀作响的硬木椅子背上,看父亲佝偻着腰往里添柴,母亲掀开锅盖,蒸腾的热气瞬间模糊了她的笑脸也模糊了窗棂上的冰花。他心里胀鼓鼓的,是久违的踏实和平静。

这踏实下面,却总有那么一丝细微的、难以忽视的牵扯,像沉在温水底的一颗硬籽。是柳晴雯。那个“贝塔那的远方(柳晴雯)”的彩色qq头像,自从加上的那一刻起就仿佛凝固了。他临走前在学校网吧,鼓起勇气留了句言:“寒假快乐。”留言像投入幽深古井的石子,没有回响,连圈圈的涟漪都欠奉。头像始终灰着,一种礼貌而冰冷的拒绝。这微弱的、曾在他心尖跳动的火苗,终究是燃不起来,只在心底留下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青烟。

腊月二十八,天刚蒙蒙亮,窗外就传来熟悉的粗嗓门:“武桢!赶集去喽!”是张博海,邻村的小,一起滚泥潭掏鸟窝,一起落榜一起在县城小破屋复读啃冷馒头的“铁子”。陈武桢脸上绽开真实的笑容,一把拉开门。张博海穿着崭新的仿皮夹克,厚刘海的寸头上还抹了胶,咧着嘴,用力擂了他胸口一拳。

翼城镇的年集,是方圆几十里最热闹的去处。主街早被人流和摊贩塞成了流动的河,卖糖瓜的油锤敲出沉闷鼓点,扯白糖的摊主把金黄的糖丝甩得像飘带,呛人的煤灰味、熟食的香料气、炮竹的火硝味和牲畜的骚膻气在冷空气里搅成一团混沌交响。两旁的摊位上,红彤彤的春联、鞭炮、塑料灯笼映得人脸红红,收音机里嘶吼着过时的流行歌。人群缓慢蠕动,摩肩接踵。

张博海兴致勃勃地挤在一个气枪打气球的摊子前,砰砰几枪射倒一排。他付了钱,掂掂刚赢得的劣质塑料小手枪,转头递给陈武桢一支烟:“尝尝!现在都抽这个了!”陈武桢摆摆手,笑笑:“不了,嗓子痒。”他看着张博海熟练地点烟、吐圈,夹克上散出一种车间机油和廉价香烟混合的味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在拥挤的人潮里挪动,话匣子倒也没闲着。张博海讲他的学校里的见闻,“你呢?考虑过专升本吗?要我说,有啥意思,早毕业早就业,路子多……”

陈武桢试图跟他描绘那个他即将重返的大学图景:图书馆的窗明几净,下学期要补的几门课,还有自己那个“专升本必胜”的本子。话语出口,却总像落不到张博海的耳朵里,弹在油腻的皮夹克上,出沉闷的回响。

陈武桢脸上的笑容渐渐凝住,只剩礼貌的弧度。他看着身边这个勾肩搭背的兄弟,面孔依旧是熟悉的轮廓,嗓门还是那么洪亮,拍肩膀的力道也一如既往。可一种无形的东西,在他俩之间弥漫开来,像冬日里微不可查的水汽,越来越浓。那条一起滚爬、一起失败、一起在复读班黑屋里咒骂未来的铁轨,在这短短半年里,无声无息地岔开了方向。他曾以为的“战友”,正被劣质香烟和虚拟的《传奇》世界塑造成另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人。。那份曾经烈火燎原般的同袍情谊,如今温温吞吞,像一碗久置的、半凉的汤。陈武桢心头掠过一丝猝不及防的悲凉——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注定要一点点拆散、疏远曾经紧密无间的人吗?

陈武桢下意识想起多次看到柳晴雯那个熟悉的qq头像总是凝固的灰色。一种更庞大、更无解的迷惘压了下来。张博海是如此,柳晴雯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那些相遇、靠近、彼此投注过的目光与温度,最终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给心太重、念旧太深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留下满地无法拾捡的碎片和无处安放的回忆吗?像此刻拥挤喧嚣的年集,喧嚣过后,只留下狼藉的街道和消散的余音。而陈武桢,像个笨拙又执着的小孩,在这繁华落幕的空地上,徒劳地守着一堆曾以为闪闪光的贝壳。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即便被这汹涌人潮裹挟着向前。

“博海,”陈武桢猛地停在一个卖炒货的摊前,打断了张博海关于游戏技能的滔滔不绝,掏出几张零钱,“吃点啥?糖炒栗子还是瓜子?”

张博海愣了一下,似乎没意识到要付钱,随即反应过来,也慌忙掏兜:“哎,我来我来!老规矩嘛!”几块钱在推搡间各自掉进了秤盘里。

“老规矩……”陈武桢在心里默念,嘴角却扯出一丝难言的苦笑。真的还是老规矩吗?或许早就不是了。他剥开一颗滚烫的栗子,甜香在舌尖弥漫开一丝温暖的苦涩。目光无意识地掠过攒动的人头,在无数陌生的后脑勺和喜庆的新袄中逡巡。明知毫无可能,一个荒谬的期盼却在心底无声呐喊——在这片由无数裹着棉袄的背影组成的、属于翼城镇特有的灰扑扑人潮里,会不会突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在书信里留下万种柔情,又在网络上杳无音信的身影……但冷风灌进领口,陈武桢一个激灵清醒过来。集市的人流更加拥挤了,推着他不由自主地往前挪动。他回头望去,只看到张博海抱着一袋瓜子在和卖糖葫芦的小贩大声砍价,红通通的糖葫芦在山楂堆里格外刺眼。那个幻想中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只有翼城镇冬日特有的、带着沙土和煤灰味道的寒风,如同一个沉默而亘古的老友,穿越万头攒动,精准地扑打在他脸上,冰冷却无比真实。这风,年年岁岁,从不迟到,像某种冰冷的慰藉,或是清醒的回声。

喜欢细雨微风请大家收藏:dududu细雨微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