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炽热、也不是冷淡,而是一种温吞、模糊、克制到几乎没有温度的“熟悉感”,那种熟悉,不属于他们之间的回忆,而更像是他试图在她身上寻找某个影子的痕迹。
起初她不愿深想。他没有出轨,也从未对她冷暴力。只是他们之间始终隔着一段距离无形的,但真实得像空气里泛着凉意的静电。哪怕在北京最冷的冬夜,他也从不主动靠近她,只是把空调调高两度,然后转身睡去。
她不是没有努力过。她会在下班前特地买他喜欢的桂花糕,学他母亲做的莲藕排骨汤。她试着亲昵、试着创造生活里的烟火气,甚至试着在深夜走向他,轻轻环住他的腰。但总像是拥抱了一堵安静的铁壁。他不拒绝,却也不回应。
他会回头吻她的额头,说:“早点睡。”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
到了第二年,那种克制变成了沉默。沉默之后,婚姻只剩下琐碎细节:她对他越来越敏感,他对她越来越疏远。
直到那一天,沈川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温倪正在擦桌子,听见他开口叫她:“倪倪,我有件事想跟你说。”她站住了,抬头望着他,没有出声,在等待一个审判。
他低着头,声音低得像风擦过地板的声音:“这两年……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进入一段婚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我以为,只要认真、克制、尊重,就能过下去。”
他停了一下,抬眼看她。
那一刻,温倪忽然意识到,他眼里那种带着歉意和痛苦的神情,她见过。不是对她,而是他谈起“她”时,偶尔泄露出来的情绪。那个人,他从未明说。但温倪早就知道,她一直在那里、在他心里,在他沉默的眼神背后。
他接着说:“我以为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可……我慢慢发现,我好像一直在拿你,去对照另一个人。不是有意的。我只是……我没法不想起她。”
温倪怔怔地看着他。她忽然明白,那些像既视感的动作,那些熟练却敷衍的亲吻,那些让她莫名心冷的沉默,全都是因为她不是他深爱的那个人。她只是恰好,填补了那个空位。
沈川说:“我没有跟她联系,也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
她没哭。只是轻声问:“所以一开始你就是想让我变成她?”
沈川没有回答。但那一刻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真诚。
她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
半个月前,沈川搬出了北五环圆明园畔的家,那是他们一起生活了两年的地方。几天前,他们去了民政局,申请了离婚。
没有争吵,没有纠纷。整个过程,甚至比他们第一次领证还要平静。就像整段婚姻的缩影,克制、有序、没有波澜,也没有真正的爱。
如果不是温倪这次意外骨折住院,他们大概会在三十天内彻底断联,各自走回生活轨道,像从未互为伴侣,只是短暂借住在彼此命运里的一段时间。
当褚知聿问起自己的婚姻的时候,她本来是想解释几嘴的,但想了想还是作罢。没必要的事,她不愿把自己的破碎和不堪摊开给别人看,尤其对方还是曾经同班、如今重遇的老同学。她不想让自己站在他清澈的目光里,成为一个狼狈的失婚女人。
所以面对他对沈川的称赞,温倪只是默不作声地把所有的解释咽了下去。开始转移话题,“谢谢褚医生今天的手术,等后面有机会请你吃饭?”
“医院不流行那一套,而且我们都有规定和纪律。”
“那以老同学的身份吃饭也不行?”
听到这话,褚知聿低头把手里的笔盖扣上,又用拇指扣开,看不出太多情绪。病房里很安静,只听得见墙角那台小型空气净化器发出低低的嗡声。
“老同学也是病人。”他终于抬眼,语气平稳地说,“手术是我该做的,不用请了。”
“你这么说我反而更想请了。”温倪也不退让。
“好好恢复,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他语调微顿,“好了,如果有哪儿不舒服,要及时说。”
“但我还挺能扛疼的。”
“你厉害。”他转过身,在她床尾的病历夹上写了几行字,动作干净利落。“今晚会有护士来查房,看你术后反应,保持镇静,有什么事按铃。”说完他正要转身离开。
“等等!那个……”温倪犹豫了一下,“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褚知聿看着她,并没有立即答复她。
“可以吗?褚医生。”
“不可以。”褚知聿黑着脸。
第5章北五环圆明园畔,曾经是她的家
术后的第三天清晨,温倪从梦中醒来。昨天并没有要到褚知聿的联系方式,他说有事情按铃就可以了。看向房间,除了她没有别人,昨晚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沈川终究是没有连夜看守她,因为她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护士过来帮她开始注射,仍然需要消炎避免伤口感染。“滴—答——滴—答——”输液的节奏竟有抚慰心神的效果,温倪平躺着,用另一只手在手机上刷着工作的事情,助理小李发来了客户的回访报告,并询问她手术做得怎么样。
正敲着字,房门轻响,沈川提着一大袋东西走进来,里面装满了换洗衣物、护理用品。还有温倪平常常用的化妆包。这是她昨晚给他列的清单。
沈川将帆布袋放下,从里头拿出一套居家服,折叠整齐。“这个你平常穿的,穿习惯的衣服可能舒服一些。”他语气平稳,手势从容。
然后沈川将一把钥匙也放在桌上,跟她说这是房子的钥匙,他就不留了。他之前就告诉他,两人离婚后那边的房子就留给温倪,起码在北京有个住的地方会省很多事。
温倪一开始拒绝了,但沈川态度坚决,说哪怕你卖了租了也可以,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沈川替她把枕头下塞得鼓鼓的,他知道温倪喜欢枕着高高的枕头,又仔仔细细地把手机充电线有序地缠在插座上。等所有事做完才站起身,盯着她看,“温倪,还需要什么?”
“你去工作吧,应该可以赶上上班。”温倪终于开口,“一会儿茂茂就过来了。”
沈川皱眉,“好,那我走了。你照顾好自己,有任何需求……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联系我。”
“沈川,还是谢谢你这两天能在。圆明园那套房我不会再住了,如果你执意不要,我可能会卖了,但是钱我会存起来,如果你将来……”温倪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随你处置,我没意见。”见温倪还想说什么,他便摆摆手,“我先走了。”
看着沈川离开的背影,温倪眼前浮现出那套靠近圆明园和清河的房子。两年前他们刚领证,她读研,他刚转岗。那时温倪在清华读心理学,是她先提议去学校附近租房,为的是方便自己复习和写论文。
沈川一开始去找中介看有没有合适的出租,后来又忽然说干脆买一套,反正早晚都要住。房子是他挑的,精装简约风,带一个面南的小阳台,温倪最喜欢这里,还特地买了一张宜家的小桌子放在那里,有时一边看书一边晒太阳别提有多惬意。
那套房子留下了不少回忆。如今再让她回到那个房子,她只觉得别扭。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种讽刺,她不想住在那里了。不是赌气,也不是矫情,而是她终于明白,有些空间一旦被沉默和逃避填满,再敞亮的落地窗也会让人觉得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