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像是听懂了,摇了摇尾巴,继续埋头吃肉汤。
第二天下午,陈墨提前半小时到了卫生部大院门口。张干事已经在等着了,看到他来,笑着迎上来:“陈医生,来得挺早,评审会在三楼会议室,咱们上去吧。”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位评审委员,有中医界的泰斗,也有保健局的领导,气氛严肃。陈墨刚坐下,一位白苍苍的老中医就开口:“小陈医生,我听说你用‘透骨针’治好了张政委的心绞痛,能说说你当时的诊疗思路吗?”
陈墨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回答:“张政委当时气血两虚、心脉瘀滞,西医急救后虽稳定,但治标不治本。我先用‘益气固本汤’补气血,再用‘透骨针’疏通心脉,选膻中、内关等穴位,浅刺轻捻,避免伤正气,循序渐进调理……”
他从病因分析到穴位选择,再到药方配伍,说得详细又专业。评审委员们时不时点头,偶尔提出疑问,陈墨都能准确回答。不知不觉,评审会就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窗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
最后一位评委放下笔,笑着说:“小陈医生,你的医术和思路都很扎实,杨老没看错人,我们一致同意你加入保健组。”
陈墨松了口气,站起身鞠了一躬:“谢谢各位评委!我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走出卫生部大院时,路灯已经亮了,晚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得他精神一振。他刚走到马路边,就听见一阵熟悉的“汪汪”声——小黑正摇着尾巴朝他跑过来,身后跟着丁秋楠,她穿着浅灰色连衣裙,手里拎着一个布包,正笑着朝他招手。
“你怎么来了?”陈墨快步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布包,里面是一个保温桶,还带着热气。
“我看你这么晚还没回来,又没骑自行车,就想着过来接你。”丁秋楠伸手摸了摸他的脸,“累不累?评审会这么久。”
“有点累,不过顺利通过了!”陈墨把她搂进怀里,语气里满是激动,“以后我就是保健组的成员了!”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丁秋楠高兴得跳起来,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小黑在旁边“汪汪”叫着,像是在庆祝。
“你等多久了?”陈墨打开保温桶,里面是一碗鸡蛋羹,还热着,“你还带了吃的?”
“刚到半小时,看到你从大门出来,就让小黑叫你了。”丁秋楠帮他端着鸡蛋羹,“你肯定饿了,评审会没管饭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提了,这么大的单位,评审完连顿饭都不管,太吝啬了。”陈墨抱怨了一句,拿起勺子吃了一口鸡蛋羹——软嫩鲜香,正是他喜欢的味道,“还是我媳妇疼我,知道给我带吃的。”
丁秋楠笑着说:“赶紧吃,吃完咱们骑车回家,小黑是跟着公交车跑过来的,也累坏了。”
陈墨加快度,几口就把鸡蛋羹吃完,接过丁秋楠递来的自行车,让她坐在后座,小黑跟在旁边,三人一起往家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偶尔有汽车开过,灯光短暂地照亮路面,又很快恢复平静。
“对了,张干事说,过几天就给咱们新院子装电话,到时候咱们就能在家打电话了。”陈墨一边骑车一边说,风吹起他的衣角,带着几分惬意。
“真的?太好了!”丁秋楠搂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背上,“以后我在钢厂想你了,就能给你打电话了。”
“嗯,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陈墨脚下用力,自行车跑得更快了,小黑跟在旁边,尾巴摇得像朵花。
回到四合院,邻居们还在院里聊天,看到他们回来,纷纷打招呼:“小墨,评审会过了吗?”
“过了!谢谢大家关心!”陈墨笑着回答,丁秋楠跟在旁边,脸上满是骄傲。
进了家门,小黑就跑到自己的窝里,蜷成一团睡着了。丁秋楠给陈墨倒了杯温水,坐在他身边:“今天评审会都问了什么问题啊?难不难?”
陈墨把评审会的情况跟她细细说了一遍,丁秋楠听得入神,时不时出“哇”的惊叹:“你太厉害了!那么多老专家,你都能应对得过来。”
“都是跟着师傅学的,还有平时积累的经验。”陈墨握住她的手,“以后进了保健组,我会更努力,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把师傅的中医理念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中医的厉害。”
丁秋楠用力点头:“我会一直支持你的,不管你做什么,我都在你身边。”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客厅里的缝纫机(丁秋楠提前搬过来的),也照亮了两人依偎在一起的身影。小黑在窝里出轻微的鼾声,整个屋子安静又温馨。陈墨看着身边的丁秋楠,心里满是踏实——有她的支持,有保健组的新机会,还有即将搬进去的新院子,这一世的生活,正在朝着他最期待的方向展。
几天后,电话顺利装在了新院子的客厅里,黑色的机身,银色的拨号盘,格外显眼。丁秋楠第一次用电话给她妈打电话时,激动得声音都在抖:“妈,我们家有电话了!以后你想我了,就打这个号码……”
陈墨站在旁边,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安稳的工作,温馨的小家,还有彼此的陪伴,这就是他重生一世最想要的幸福。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dududu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