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气氛格外温馨,王婶不停给丁秋楠夹菜,絮絮叨叨地说“多吃点鱼聪明,以后孩子也机灵”“青菜要多吃,补充维生素”;王叔偶尔问陈墨几句协和的工作,比如梁主任最近在研究什么病例,中医科的年轻医生水平怎么样;陈墨都一一回答,还说起昨天给实习生讲课的事,丁秋楠则安安静静地吃饭,偶尔帮陈墨擦一下嘴角的饭粒,小两口的互动满是甜蜜。
吃完饭,丁秋楠刚要收拾碗筷,就被王婶一把拉住:“不用你动!一会服务员会来收,你跟婶坐到沙上,咱娘俩好好聊聊,让他们爷俩去书房谈正事。”
王叔也对陈墨使了个眼色:“小墨,跟我来书房,有话跟你说。”
陈墨点点头,跟在王叔身后往书房走。书房不大,却收拾得一尘不染,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上层是《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等革命着作,中层是《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下层则放着几本中医书,有《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还有一本杨老签名送给王叔的《中医急症诊疗手册》。书桌是深色实木的,桌面光可鉴人,上面放着一盏铜制台灯,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烟灰缸,还有几本摊开的机关文件。
王叔走到单人沙上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根烟,却没点燃,只是夹在手指间把玩,又把烟盒丢给陈墨:“抽烟不?忘了你戒了。”
“叔,早戒了,您也少抽点,对肺不好。”陈墨把烟盒推回去,身体微微前倾,等着王叔开口。
王叔把烟放回烟盒,手指在沙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眼神变得深邃:“小墨,你能进保健组,是好事,也是个大考验。保健组服务的都是国家重要人物,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保健组的形象,甚至代表着整个中医行业的形象,千万不能马虎。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不该看的别乱看,这是纪律,也是保护自己——你要知道,在那个地方,祸从口出的例子太多了。”
陈墨认真点头,把王叔的话记在心里:“我记住了,叔。林师叔也跟我说过,让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还跟我强调了保密条例,说连秋楠都不能透露服务对象的信息,我都记着呢。”
“记住就好。”王叔的语气缓和了些,又问,“你为什么这次同意加入保健组?我记得前两年陈国栋主任想推荐你去中枢做保健医生,你当时可是一口回绝了啊。”
陈墨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坦诚地说:“叔,跟您我不瞒您,我是觉得兼职挺好——既能领双份工资,又不耽误协和的工作。秋楠想换台新的蝴蝶牌缝纫机,说现在的缝纫机有点卡线;小黑也长大了,原来的狗窝太小,想给它搭个新的;有了双份工资,这些事都能早点办。而且在协和还能跟着梁主任学中医,带带年轻医生,两边都不耽误,多好。”
王叔被他逗得笑出声,伸出手虚点了他几下:“你这小子,倒实在,什么话都敢跟我说。钱是好东西,谁都喜欢,但一定要光明正大挣,不能走歪路。我知道你以前私下给人看过病,人家会给你钱或者粮票、布票,以前你没正式工作,这事没人管你,但现在你进了保健组,身份不一样了,这种私下收钱看病的事,绝对不能再做,知道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叔,我知道!”陈墨赶紧坐直身子,严肃地说,“我已经有大半年没私下看过病了。上次胡同里的张大妈找我,说她孙子半夜咳嗽不止,我也是让她第二天带孩子去协和挂儿科,还特意跟儿科的李医生打了招呼,没私下给孩子开药;还有粮食局的王科长,想让我给他父亲调理高血压,我也让他去中医科挂号,按正常流程来。”
王叔满意地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欣慰:“嗯,这样就对了。你是杨老的徒弟,医术好是你的本事,但本事要用到正地方,要为老百姓服务,为国家服务,而不是用来谋私利。你父母是烈士,他们当年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牺牲了自己,你不能给他们丢脸,更不能给你师父杨老丢脸——杨老一辈子正直行医,从没拿过病人一分不该拿的钱,你得学你师父的样子。”
提到父母和师父,陈墨的眼神变得格外坚定:“叔,我不会的。我爸妈的军功章还在我空间里放着,我每天都能看到;师父的《中医急症诊疗手册》我也天天翻,他们的样子我都记在心里,我一定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不让他们失望。”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丁秋楠端着两杯温水走进来,杯子放在茶几上还冒着热气:“叔,陈墨,喝点水,刚晾好的,不烫嘴。”她看了陈墨一眼,眼神里满是关切,见陈墨神色轻松,没有被批评的样子,才放心地说,“我在外边跟婶聊天,婶教我炖当归鸡汤,说放黄芪和红枣一起炖,对女人身子好,还能助孕。”
“秋楠有心了。”王叔笑着说,“你跟你婶好好学,炖好了让小墨也喝点,他最近忙,也得补补。”
丁秋楠的脸颊又红了,小声说:“我知道了,叔。那你们聊,我出去陪婶了。”说完,轻轻带上门,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还不忘给门外的小黑顺了顺毛。
王叔看着门关上,又对陈墨说:“秋楠是个好姑娘,温柔、懂事,还支持你的工作,你要好好待她。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商量,别什么事都自己扛着,多跟秋楠说说你的工作,让她也放心。”
“我知道,叔。”陈墨的心里暖暖的,“秋楠特别支持我进保健组,还帮我整理保健组的工作证,说让我穿她做的新衬衫去值班,显得精神。”
“那就好。”王叔站起身,拍了拍陈墨的肩膀,“时间不早了,你们也该回去了。记住我的话,在保健组好好干,在协和也好好带徒弟,别辜负大家的期望。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别自己扛着。”
陈墨也站起来,感激地说:“谢谢叔,您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以后我肯定常来看您和婶,还让秋楠给您炖当归鸡汤。”
走出书房,王婶正拉着丁秋楠的手,给她塞了一个布包:“秋楠,这里面是我托人从陕北带回来的红枣和黄芪,都是好东西,你拿回去,让小墨给你炖鸡汤,记得每周炖一次,补身子。”
“谢谢婶,您太客气了,总给我们东西。”丁秋楠接过布包,不好意思地说。
“跟婶客气啥!”王婶笑着说,“你们年轻人不会照顾自己,婶多帮衬点是应该的。以后常来,婶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陈墨和丁秋楠跟王叔、王婶道别后,走出机关大院。晚上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在脸上格外舒服,路边的路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丁秋楠挽着陈墨的胳膊,小声问:“叔跟你说什么了?刚才我看你在书房里,叔的表情挺严肃的,我还以为你犯了什么错呢。”
“叔没批评我,就是跟我叮嘱了几句,让我在保健组注意言行,别私下收钱看病,还让我好好待你。”陈墨笑着说,把丁秋楠搂得更紧了些,“叔还夸你是好姑娘,让我多听你的话。”
丁秋楠的脸颊微红,靠在陈墨的肩上,小声说:“叔真好,婶也真好。咱们以后常来看看他们吧,我还想跟婶学炖鸡汤呢。”
“好,听你的,每周都来。”陈墨放慢脚步,牵着丁秋楠的手,小黑跟在旁边,摇着尾巴,时不时蹭蹭他们的腿。
走到胡同口,丁秋楠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陈墨:“陈墨,咱们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吧?”
陈墨蹲下身,握住丁秋楠的手,认真地说:“会的,肯定会的。咱们慢慢来,不着急,等咱们搬去新院子,院子里种上你喜欢的月季花,小黑也有新窝了,孩子就来了。”
丁秋楠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嗯,我相信你。”
陈墨站起身,把丁秋楠搂进怀里,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走,回家,明天我就给你炖当归鸡汤,按婶教的方法做,肯定好喝。”
“好!”丁秋楠笑着点头,拉着陈墨的手,跟着小黑一起往家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幸福的笑声在安静的胡同里回荡,久久不散——有长辈的叮嘱,有爱人的陪伴,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样的日子,就是陈墨重生一世最想要的幸福。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dududu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