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城客栈。
昏黄的烛火之下,沈洪年正在奋笔疾书。
傍晚的时候,公主召他过府,让他起草一份公主递给皇上的奏本,主要是关于大婚夜公主府被烧了半个院子之事。
同时,他也得了另一个消息,猫儿山下那个小村庄四天之前遭遇屠村。
沈洪年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客栈,似乎是有点跌跌撞撞,脑子也是晕乎乎的。
此刻提笔疾书,写的都是胸口愤懑,但纸章写了大半,却仍觉不够。
他的内心里满满的自责。
因为那个村庄是他选的。
他对那一片都比较熟,公主自然也是信他。
却不曾想,给整个村子的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
手中的笔颤抖着,再也写不下半个字,任由着那墨汁滴落纸上,晕开成了污渍。
而他手中的笔在顷刻间折断,掌心被断掉的笔杆扎出血珠子,刚好了滴落在那晕开的污渍上。
红与黑,很快融合,他的拳头砸在了纸上。
整个人瘫软在了椅子上,他就那样呆呆地看着天花板。
如果早知道送亲定州会是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浩劫,哪怕不做这个官,他也不走这一趟。
但现在,后悔是来不及了。
好半天,他才拿起刚刚快要写完的奏章细看,最终带着一抹苦笑,把那些愤懑付之于烛火,流着泪看着火光跳跃,最终燃纸成灰。
此刻,他才现掌心出了血。
随便找了块手帕包裹了掌心,重新铺纸提笔。
夜已深沉,云琅也没有睡下。
她虽让沈洪年替他起草奏本,但她自己此刻正用小楷写下递呈给皇帝的第一封奏本。
蒋安澜去了军营,说是要晚一点回来。
云琅写完奏本,轻轻吹了吹,让墨汁干得快一点。
起身走到窗边,推了窗,有夜风扑满怀,更有明月高悬,冷冷清晖洒在院中。
莲秀拿了披风过来给她披上,又提醒她夜风凉,别在窗边站太久。
云琅的心情难以平复。
海棠死了,那几十人和整个村子的百姓都死了。
但她,却什么都不能做。
她甚至都不能跟皇上提这件事。
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一直压着,让她难以疏解。
待三更天,蒋安澜还没有回来,她才独自睡下。
此时的卫所城楼上,蒋安澜一身甲胄,刚刚巡查完防务回来,他就那样静静看着远处黑压压的海面。
那夜海寇来袭,声势好大,却又去了很突然,他心里总是不安,他在等一个人的消息。
四更天了,卫城上的士兵已经换了岗,定州城里的灯火更显黯淡。
“将军,有消息了。”
陈平快步到了他身边,然后在他耳边低声道:“那晚在海上鸣金收兵的是楚听云。”
“楚听云?大当家的女儿?”
陈平点头,“据说,楚听云并不知道那晚有偷袭,是二当家偷偷带了船和人出来。楚听云知道后,了大火,亲自带了人追过来,在海上鸣金收兵。因为这个,二当家回去之后,楚听云还与他差点打起来。”
“这么说,他们内部是有分歧的。”蒋安澜算是明白那天晚上为什么是那么个状况。
“按老三的说法,楚大当家在去年的大战中受了重伤,如今还躺在床上,二当家早就想坐那个位置了。若不是楚听云还有一帮老人支持,此刻恐怕难以在岛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