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错就是错
屋子里安静了许久。
沉闷到林最觉得口干舌燥,葛建国给他在冰箱里拿了盒牛奶递给他。
重新坐下,指尖在本子边上轻点,“时间丶地点丶数目,我都记下来了,还有帮他们做的事情,我也记下来了。”
林最这才拿起本子,粗略翻了翻,和他料想的一样,多数都是现金或者容易变现的金子。
交易地点五花八门,都是在僻静能钓鱼的地方。
“什麽时候开始怀疑我的?”
林最没有回答,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晓得怎样回答。他并不是很早开始怀疑葛建国的,准确来说,几天之前他还没有想到过葛建国。
重复这麽多次,他不止一次跟葛建国有交集,聊起曾经案子的时候,一直没察觉葛建国不对劲,不是他不够警觉,而是葛建国在那时候还没有出问题。
因此,葛建国说起三十年前陈辉案的时候,并没有什麽异样。
就在这几天,审讯朱智才之後,跟唐凤书说起季宁辞职下海经商,依然跟华昌荣保持联系。
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为什麽还在联络?
因为价值还在!
在锦溪县,一个派出所的民警足够照应,在市里,这可不够!
经侦队这阵子可没少翻查华昌荣和季宁两人及身边心腹亲人账户,异样并不多。
在季宁离开警队的时候,当时还流行用现金,很可能贿赂的钱一直走现金沿用到现在。
这些天,林最没少研究华昌荣的资料,正是钓鱼这个不起眼的爱好让他多看了两眼。
回想起来,葛建国也喜欢钓鱼,且在之前小渔村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那具无名男尸不翼而飞,葛建国常去小渔村。
一个市局刑警队队长,有足够份量,也有足够能力遮掩许多事。
而且,葛建国升一级退居二线到退休,他要收各方消息都比其他人容易。
巧合的是,他退二线以後,华昌荣能见光的生意都交到了儿子华彬的手里,见不得光的生意几乎在那时候收敛了许多。
季宁的生意早已经风生水起,他几乎也不常露面,生意多数都交给孩子处理。
“什麽时候怀疑我,也不重要了。”葛建国长吁出一口气,目光悠远想起曾经。
媳妇刚检查出毛病,要嘛等死要嘛开刀搏一把,但是开刀和後续治疗的费用放到现在都是一笔大数目,更别说在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前。
葛建国为钱都快愁白了头发,就是那时候,季宁出现了。
虽然省厅的人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过,但葛建国多少知道季宁身上的状况。
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拿着钱出现在他面前。
“季宁跟我说,嫂子的身体要紧,这里的钱你先拿着。”不管过去多少年,季宁当时说的每个字,葛建国都深深镌刻在记忆里,“我跟他说谢谢,说给他写借条,他说不用,不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