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成六岁小富婆好好好在线阅读 > 第32章 初试与意外的课堂(第1页)

第32章 初试与意外的课堂(第1页)

掌握了【高效学习方法】的伊拉,如同得到了一把锋利的钥匙,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更多知识的大门。她先将目标锁定在了扫盲班的《农民扫盲识字课本》上。

这本书的内容对她来说早已烂熟于心,但以前的学习更多是记忆和重复。现在,她开始尝试运用新的方法。

她不再满足于一个个认字,而是尝试进行“主题式归类学习”。比如,将所有与农业相关的词汇——“犁”、“耙”、“播种”、“收割”、“粮仓”、“肥料”等——集中在一起,联想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联系和场景,甚至尝试用这些词造一个完整的句子来描述秋收的过程。

她又尝试“对比辨析学习”,将那些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的字,如“已”和“己”、“末”和“未”、“土”和“士”,放在一起,仔细分析其笔画差异和含义区别,编成顺口溜帮助记忆。

晚上扫盲班上课时,她的表现让张老师再次刮目相看。

以往伊拉虽然学得快,但更多的是安静地听讲和练习。而现在,她变得更加主动。张老师刚教完几个生字,她就能迅举一反三,联想到相关的词语,甚至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

“张老师,‘机械’的‘械’字和‘告诫’的‘诫’字右边很像,但左边不同,它们意思差别很大对吧?能不能讲讲为什么?”

“张老师,我们学了‘电灯’、‘电话’,还有没有别的带‘电’字的东西?报纸上说的‘电动机’是不是也是一种机器?”

她的问题开始触及更抽象的关联和更广阔的知识面,常常让张老师需要思考一下才能回答,有时甚至会被问住,只好说“这个老师也不太清楚,以后查到了再告诉你”。

但张老师非但不觉得尴尬,反而更加欣喜。他意识到这个学生的求知欲和理解力已经出了扫盲班的范畴。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给她“开小灶”,讲一些出课本内容的知识,比如简单的电流原理(虽然很粗浅),或者介绍一些常见的机器类型。

伊拉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并运用高效学习法快消化这些零散的信息,在脑海里初步构建起关于“电”和“机械”的模糊概念。

【运用高效学习方法,成功整合拓展课堂知识,构建初步知识网络。奖励积分+o点。】

【宿主当前积分:点。】

这种高效的学习状态也延伸到了她对医药知识的学习上。

跟着李大夫辨认药材时,她不再仅仅是记住名称和功效,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清热燥湿的药材多是苦寒的?为什么活血化瘀的药材常带有辛散之性?她会将功效相似的药材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其药性强弱和适用情况的细微差别。

她甚至开始尝试运用刚刚从扫盲班学到的、极其有限的物理化学词汇来解释一些现象。

“李伯伯,药材晒干,是不是就是把里面的‘水’弄没了?(水分蒸)”

“炒药的时候火不能太大,是不是因为太热了会把药‘烧坏’?(有效成分破坏或焦化)”

虽然她的解释依旧稚嫩甚至可笑,但那种试图从原理层面去理解的思维方向,让李大夫大为震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模仿,而是开始触摸医学的门槛了!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理儿!”李大夫往往激动地拍大腿,“拉拉,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一点就透,还能往外想!”

【深度理解医药知识内在逻辑,尝试进行原理性思考,医学认知水平提升。奖励积分+点。】

【宿主当前积分:点。】

然而,伊拉高效学习的“副作用”,很快在一次扫盲班的课堂上引了小小的“意外”。

那天晚上,张老师照例教完几个生字后,让大家自行练习书写。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伊拉很快写完了规定的字词。她闲着无事,便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开始运用刚学的“思维导图”技巧(她理解为树枝分叉式的笔记),梳理最近学到的关于感冒的不同类型和应对方法。

她在本子中央写下“感冒”两个字,然后画出一条分支写“风寒”,后面延伸出症状、方子;另一条分支写“风热”,同样延伸开去;还想画第三条分支写“虚人感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