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七零大杂院当富婆 > 第62章 温馨日常缝纫小业的开端(第1页)

第62章 温馨日常缝纫小业的开端(第1页)

李秀芬把乐乐的小衣服一件件摊在炕上,数了又数。天刚亮,屋里还有些凉,她把手揣进袖口里搓了搓,低头看着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裳。孩子长得快,再过几天就得换尺寸,可布票不够,买不了新料子。

她起身拉开五斗柜最下层的抽屉,翻出几块颜色不同的布头。蓝的是林建华前年那件工装剪下来的,肩头磨破了没法穿;灰的一小片是钱婶送书那天垫包用的衬布;还有一角红布,是赵大妈去年过年贴窗户剩下的边角料。她把这些布铺在桌上,拿笔在纸上画了个大概轮廓,打算给孩子做件百衲衣。

找了半天,她在针线盒底摸到一把小剪刀,铁锈卡在轴眼里,掰了好几次才打开。尺子是半截木头的,刻度都磨平了,只能估摸着比划。她把纸样按在蓝布上,手有点抖,生怕剪歪了。刚下了一道斜线,布料就撕开一段毛边。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李秀芬抬头,看见郑老爷子站在门口,拄着一根旧拐杖,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布上。

他没说话,慢慢走近,蹲下来从怀里掏出一把银亮的小剪刀,刀尖细长,刃口蓝。他又拿出一个铜顶针,放在桌上。“你这裁法不对。”他说,“孩子胳膊要活动,前襟得斜着走线,肩膀这里留松些。”

李秀芬愣住,连忙点头。“您说得对,我就是照着样子比划,没想那么多。”

郑老爷子用剪刀在纸上重新划了几道线,手指稳得很。“拼布也有讲究,深浅搭着来,不光好看,还耐穿。边上多留一指宽,缝的时候才不会缩。”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量,动作很慢,但清楚。李秀芬赶紧拿笔记下要点。等老人说完要走时,她急忙问:“您这些手艺……是以前做的?”

老人顿了一下,只说了一句:“老东西了,现在没人用了。”然后转身走了,背影还是那样安静。

中午林建华回来,肩上挎了个帆布袋。他进门就把袋子往炕上一倒,哗啦一声倒出一堆碎布头。有深蓝的、墨绿的、还有带条纹的呢料边角,大小不一,但都很干净。

“厂里裁缝组清理废料,我跟她们说了你在给孩子做衣服,就给了这些。”他擦了把脸上的汗,“都是机器裁剩的,本来要烧掉的。”

李秀芬蹲在地上翻看,眼睛渐渐亮起来。这些布头质地不一样,颜色也丰富,拼在一起反而显得活泼。她忽然想到,要是能把这些零碎做成小肚兜、小坎肩,送给邻居的孩子们,说不定能换点鸡蛋或者粗粮。

“你真有心。”她抬头看他,“这些东西够做三四件衣裳了。”

林建华笑了笑:“你喜欢做就做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孩子穿自己娘做的衣,暖和。”

下午阳光移到院中,李秀芬抱着乐乐坐在门口晒太阳。孩子睡得香,小脸红扑扑的。她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听墙根那边几个年轻人说话。

“听说今年真要恢复高考了?”一个声音压得很低。

“我表哥已经开始复习了,政治和数学都在看。”

“可我们连课本都没有……”

李秀芬的手停了一下。她盯着远处墙上褪色的大字报,脑子里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事。那时候教室漏风,冬天写字手冻得握不住笔,可大家都抢着看书。后来日子难了,书也丢了,再没碰过。

她低头看看手里还没缝完的小衣,针脚还不齐整,但是一针一线都实在。也许这门手艺,不只是为了省布票。她想着,要是以后能接点活儿,给街坊做做童装,赚点零花,也算有个进项。

第二天一早,她把郑老爷子教的方法重新试了一遍。这次先用废纸打样,改了三次才定型。裁布时特别小心,沿着线一点点剪,终于没再撕边。她挑了六块不同颜色的布片,拼成菱形图案,一针一针缝上去。

做到半夜,灯油快没了,她还在赶工。林建华从外屋探头进来:“还不睡?”

“马上就好。”她说,“我想着明天让赵大妈看看。”

“你别累着。”他递过来一杯热水,“明早我帮你把炉子生上。”

天亮后,她把做好的百衲衣平铺在炕上。整件衣服不大,但颜色错落,针脚密实,领口还绣了个小小的“安”字。她正端详着,听见外面有人喊。

“哎哟!这是谁做的?这么精细!”赵大妈推门进来,一眼就看见那件衣服,“秀芬,这是你弄的?”

“试试看合不合身。”李秀芬把衣服轻轻套在乐乐身上。孩子动了动胳膊,没哭也没闹,反倒笑了下。

赵大妈围着转了一圈,直咂嘴:“这哪像是碎布拼的?跟店里卖的差不多了!你这手真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