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米色咖色搭配 > 第101章 功成身退与犁开新地(第1页)

第101章 功成身退与犁开新地(第1页)

前线战报如同插上翅膀的捷报,接连飞入咸阳宫。

秦军在主将蒙骜的率领下,势如破竹,连克魏国数城。

除了将士用命、指挥得当之外,随军配的新式军粮——“炒面”,也被将领们在战报中特意提及,赞誉有加。

“此物便携耐储,食用迅捷,大军奔袭,日夜兼程,无需埋锅造饭,极大提升了行军度与隐蔽性!”

“士卒食用后,腹中充实,精力充沛,于连续作战大有裨益!”

“军心振奋,皆言大王恩德,赐此佳粮!”

一时间,“炒面”之名,随着捷报传遍朝野,成为了秦军此次伐魏的又一大利器。

提出此策的安秦君燕丹,虽未亲临战阵,但其名望在军中乃至朝堂,再次悄然攀升。

然而,处于舆论焦点的燕丹本人,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在将炒面的基本配方和制法详细誊录成册,通过嬴政转交给丞相府后,他便拍拍屁股,彻底当了甩手掌柜。

丞相府内,吕不韦拿着那卷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标注了注意事项,如豆粉比例不宜过高以防胀气,储存需防潮等的竹简,心情复杂难言。

他本以为,燕丹会借此机会,插手军粮的生产、调配,甚至安插人手,以此扩大在军中的影响力。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关乎数万大军后勤命脉的肥差!

可燕丹呢?

交完“作业”后,便再无动静。

甚至当吕不韦派人去安秦君府询问细节时,燕丹也只是让管家传话:“制法已尽书于简,丞相麾下能人辈出,定能妥善办理,丹不便再过多置喙。”

那份洒脱,那种仿佛只是随手丢出一件无关紧要小玩意的态度,让吕不韦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憋闷和警惕。

“此人……究竟是真的淡泊名利,无心争权,还是所图更大,以致于连军粮这等要务都看不上眼?”

吕不韦捻着胡须,百思不得其解。

他习惯了算计与争夺,反而无法理解这种“功成身退”的行事逻辑。

而燕丹,早已将炒面之事抛诸脑后。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新的“试验田”上。

借着炒面之功和之前积累的一点“薄面”,燕丹再次向丞相府递交了文书,以“需验证豆、黍等作物与新农法适配性,进一步丰富粮食品类,稳固国本”为由,申请在咸阳近郊再划拨几块土地。

这次,吕不韦批得异常爽快。

一来,燕丹之前的“项目”成果显着,无论是高产小麦还是军粮炒面,都证明了其价值;二来,种地总比插手军务、政务要让人放心得多。

很快,毗邻原有试验田的另外三块土质各异的良田,便划归到了安秦君府名下。

消息传到府中,最高兴的莫过于以许稷、禾牟为的那几位农家子弟。

经过一个冬天的埋头苦读和激烈讨论,他们早已将燕丹传授的那些农学知识消化了大半,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理论付诸实践!

“君上!新田既得,当尽快规划!依臣等冬日所研,当分田而种,一田深耕细作,施以新法堆肥;一田试行区田之法,蓄水保墒;另一田则可尝试粟豆轮作,以养地力!”许稷激动地指着新绘制的田亩图,眼中闪烁着求知与实践的光芒。

“还有选种!”禾牟补充道,“须得依君上所授‘穗选法’,精心择取颗粒饱满、抗倒伏之良种,单独培育!”

看着这群仿佛打了鸡血般的“农业科研骨干”,燕丹心中甚慰。

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点燃这个时代农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一个人的“金手指”。

“好!具体如何安排,尔等商议着办,所需种子、农具、人手,尽管向管家支取。”燕丹大手一挥,充分放权,“若有难处,再来寻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