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著名的助产士 > 第96章 穷图匕见(第1页)

第96章 穷图匕见(第1页)

肃王深夜突如其来的“探视”与那句意味深长的“好自为之”,如同悬在头顶的冰锥,寒意刺骨。那一夜,顾长渊与林婉清几乎未曾合眼。铁盒中的密信与半块虎符,如同烫手的山芋,更是压在心口的巨石,揭开了这场边关危机背后,那深不见底的朝堂倾轧。目标直指东宫太子!肃王奉密旨调查太子在北疆的势力,而他们,顾长渊与林婉清,便是这盘大棋中,必须被拔除的钉子。

天光微亮,绥远卫衙署正堂内外,已是一片肃杀。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围观的士绅百姓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鸦雀无声。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在晨曦中泛着冷光。肃王依旧端坐侧位,闭目捻珠,仿佛然物外,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笼罩全场。陈明远面色沉肃,高文渊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锐利如鹰,显然已做好了难的准备。

顾长渊在林婉清和方淮的搀扶下,缓步走入公堂。他脸色苍白如纸,脚步虚浮,不时出压抑的咳嗽,每一次喘息都显得异常艰难,俨然重伤未愈、元气大伤的模样。林婉清紧随其后,虽同样面容憔悴,但脊梁挺直,目光清冽,如同风雪中傲立的寒梅。

“带人犯……哦,赵安国已死,那便传相关人等上堂!”高文渊迫不及待地一拍惊堂木,声音尖利,打破了沉寂。

昨日被审讯的狱卒、杂役等人被再次带上堂,个个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高文渊根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厉声喝道:“尔等昨日招供,有假差官贿赂投毒,如今可曾想起那差官样貌特征?或是受人指使?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大刑伺候!”

众人磕头如捣蒜,却依旧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反复描述那差官面容普通,毫无特征。

高文渊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猛地将矛头转向林婉清:“林县主!赵安国在你绥远卫牢中中毒身亡,看守皆是你的人!即便有外人混入,尔等也难逃失察之罪!况且,本官收到密报,称你与顾长渊早已察觉赵安国与北狄勾结,却秘而不宣,甚至暗中纵容,待其引来北狄大军,再行擒杀,以此冒功!而后又恐事情败露,故而杀之灭口!你还有何话说?!”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已不仅是失察,而是直指“养寇自重”、“杀良冒功”的滔天罪名!

林婉清心中怒火翻腾,面上却冰霜凝结。她上前一步,目光平静地迎向高文渊咄咄逼人的视线,声音清晰而坚定:“高大人!办案需讲证据!你所谓密报,出自何人之口?可有实据?赵安国通敌,我等擒获之时,北狄大军已兵临城下,绥远卫险些城破人亡,满城军民皆可作证!我等若是养寇,何必死守孤城,几乎全军覆没?若是冒功,为何不早早将其押解京师,反而留此祸患?高大人不去追查真凶,却在此凭空捏造,污蔑忠良,是何居心?!莫非是受那真正通敌卖国之人的指使,欲盖弥彰?!”

她言辞犀利,逻辑严密,句句在理,更反将一军,直指高文渊动机不纯。

“你……你放肆!”高文渊被驳得脸色铁青,拍案而起,“牙尖嘴利!看来不用刑,你是不肯招了!”

“高大人!”顾长渊猛地咳嗽数声,艰难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刑讯逼供,屈打成招,乃断案大忌!林县主所言,句句属实。绥远卫一战,血流成河,岂是儿戏?高大人若认定我等有罪,请拿出真凭实据!否则,便是污蔑戍边将士的血汗忠魂!末将……纵然伤重不起,也绝不认此污名!”他气息急促,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仿佛随时会倒下,但那眼神中的凛然正气,却让高文渊气势为之一窒。

“顾将军息怒。”陈明远不得不再次出面打圆场,他看向肃王,“王爷,您看此事……”

肃王缓缓睁开眼,目光平淡地扫过堂下,最后落在顾长渊身上:“顾指挥使伤势看来不轻。高御史,办案须以证据为本,不可臆测。”他轻描淡写地压下了高文渊的气焰,却并未完全否定其指控,留有余地。

高文渊悻悻坐下,眼中怨毒之色更浓。

肃王目光转向林婉清,语气依旧平淡:“林县主,方才高御史所言,虽乏实证,但赵安国死于非命,总需有个交代。你方才反驳,言之有理。然,本王朝中亦听闻些许风声,称顾将军在北疆经营多年,与太子殿下过从甚密,军中颇有只知将军、不知朝廷之论。此次北狄入寇,时机巧合,赵安国又恰在此时指证你二人,难免引人遐想。你,作何解释?”

来了!肃王终于图穷匕见!将矛头引向了太子!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毒辣至极,暗示顾长渊拥兵自重,甚至可能与太子有所图谋,北狄入侵成了他们清除异己(赵安国)、巩固势力的借口!

堂下顿时死一般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是要将案子往谋逆的方向引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长渊瞳孔骤缩,强压着翻涌的气血。林婉清心脏狂跳,她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肃王这是在逼他们站队,或者,是在逼他们交出那要命的铁盒!

她深吸一口气,迎向肃王深邃难测的目光,声音清越,却带着一丝悲愤:“王爷明鉴!顾将军镇守北疆十余载,浴血沙场,身上伤痕累累,所为者,不过是保境安民,上报君恩!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顾将军身为臣子,效忠殿下,乃是本分,何来过从甚密之说?若尽忠职守便是结党,那天下忠臣良将,岂不寒心?!北狄狼子野心,入侵之心久矣,岂是因一人一事而动?赵安国通敌卖国,证据确凿,其指证,不过是为脱罪而攀诬!王爷若因些许流言蜚语,便疑功臣,岂不正中敌人下怀,令亲者痛,仇者快?!”

她字字铿锵,不卑不亢,既表明了顾长渊对太子的忠诚是臣子本分,又点出疑心功臣的恶果,将肃王的暗示顶了回去。

肃王静静地看着她,指尖捻动佛珠的度丝毫未变,眼中却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欣赏,但很快又被深邃所取代。他未再追问,而是话锋一转:“如此说来,倒是流言可畏了。不过,赵安国死前,曾言奉有密旨。虽死无对证,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陈尚书,关于密旨一事,可曾核查清楚?”

压力又回到了陈明远身上。陈明远沉吟道:“回王爷,已查过枢密院存档,并无陛下关于此事颁给赵安国的密旨记录。然……是否另有隐情,还需详查。”

“那就是没有实证了。”肃王淡淡道,似乎想将此节轻轻揭过。

高文渊却不肯罢休,急道:“王爷!即便密旨暂无实证,但顾长渊、林婉清二人看守钦犯不力,致使要犯身亡,已是重罪!且二人于北疆之事,多有疑点,岂可因巧言令色便轻轻放过?臣建议,即刻将二人羁押,移送京师,由三司会审!”

他终于图穷匕见,要动手拿人了!

堂下顾长渊旧部闻言,顿时群情激愤,张将军更是按捺不住,踏前一步:“高大人!你……”

“够了。”

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并不响亮,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肃王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顾长渊和林婉清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