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一挽长发定终身TXT > 第76章 兵阵 二皇子我可想死你了(第1页)

第76章 兵阵 二皇子我可想死你了(第1页)

第76章兵阵二皇子,我可想死你了。

高观令南衙上十二卫沿着河岸打捞,搜寻几日,一无所获。

倚风阁花魁娘子坠河,迅速成为人们在闲暇之馀的谈资。

不仅民间,朝中更是津津乐道。

司农寺少卿盛予安与那位叫人划花了脸丶跳河轻生的秦姑娘的风月雅事,令人咋舌,竟一时将国子监学子闹事案的风头压了下去。

很快,大家便发觉此事没那麽好了结。

更发觉死去的花魁秦森森,并非一个无足轻重的贱籍女子。

国子监学子闹事与花魁坠河已然过了三日,人还是杳无踪迹。无可奈何,高观只能叫庸安府写下案牍,记失踪人口档册。

谢文珺自婺州回到庸都,知晓此事後,只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南衙与庸安府再次调动人马沿着河岸迅速搜寻。

多日过去,还是一无所得。

一个大活人,活不见其踪,死未睹其骸。长公主下令严搜,搜不到,差事便算没完,只得一直搜下去。顼水河中尽是腰间绑着绳索丶眼睛盯着水面丶手里拿着打捞工具不断在水下探寻的衙差与兵卫。

为首的几个闹事女子进了大牢,跟风从衆者,亦受杖刑丶罚银。

原以为,长公主只为明法度丶执行国法,哪怕死的只是倚风阁一艺伎,也绝不能放任法不责衆的不正之风。

不日,衆人渐觉不对劲。

庸安府捕拿国子监学生若干人,押在庸安府天牢。这些白衣子弟娇贵,贤才待举,往後前途无量,程令典不敢随便施用刑杖,只将人关着。蹲大牢,蹲得也是最干净丶最敞亮的牢房。

这群学子与同窗关押在一处,刚开始还心中忐忑,没几日便摸清了朝廷的态度,便放下心来,且论朝局,且议当下要闻,常高谈阔论至深夜。

谁也不把牢狱之灾放在眼里。

等出去之後,权当是一段体悟牢狱的经历,还能与同门吹嘘。

未能如他们所愿。

等了多日,怎麽算也该到国子监诸僚与各家家君来接人的日子了。

衆人已做足准备,回家吃顿手板丶挨一顿训斥丶罚跪上几个时辰,待明日朝阳再升,又是意气风发的好儿郎。可等来的却是将诸闹事学子打入大理寺监牢的谕令。

事态以国子监闹事学子自庸安府移交大理寺开始,急转直下。

先是长宁卫到各衙署先後带走了许多官员,接着,长公主召地方上一些小员至庸都。衆多置身事外的人一头雾水,召这些不入流的虾兵蟹将来干什麽?

等他们悟出一些玄机後,便人人自危。

这些被长宁卫带走的官员,以及地方上召来的“虾兵蟹将”,尽是国子监闹事学子的亲族。甭管近亲远亲,凡沾点亲带点故的,无一幸免,轻则申饬,重则贬谪丶没收家田。

如同串成一串的蚂蚱。牵连广布。

而将大窝小窝的蚂蚱捆在一起的稻草绳,是长公主谢文珺手中的“万僚录”。

“福荫子孙”的万僚录,竟成了比祖宗族谱还齐全的族亲图籍。令人脊背生寒的是,能连坐九族不止的名册,在真能要他们命的人手里。

而後庸都又传出些流言:这段花词酒曲中的名人盛予安要休妻。惹人纷纷猜想。难道截停流光舫丶毁人容貌丶迫使秦森森跳河自尽的幕後之人,竟是盛予安的妻室郭氏?

更有人言,是长公主勒令盛家料理此事的。

郭氏女家世显赫,难道长公主竟会为一个青楼花魁得罪盛丶郭两家?

确有可能。

不久,盛妻郭氏遣回老家禁足,离开庸都时只乘一辆简陋的马车,无人跟随,一个伺候的粗使也没有。

继而,又接续发生两件事。

倚风阁为皇家妓坊,不同于民间的窑子,阁中老鸨也只是卖俏的,真正管事的是背後的倚风阁主事。其中一件事便是,花魁秦姑娘死後不久,倚风阁主事便于家中自尽身亡,姿态诡异:前额和鼻尖着地,双手手掌紧握成拳,立在胸前。

这是北方传扬的一种向逝者悔罪的姿态。

其二是,群情激奋中,姚霁风在苍南被捕,押送庸都受审。灵鹫书院山长谷燮因窝藏馀孽一同落狱。

朝野人心惶然,直至将两件事串联起来,才想通长公主雷霆之怒的根由,不在闹事,不在伤人,亦不在花魁坠河。

而在朝野震呼的:取缔女学。

这是触了逆鳞。

女子书学的风气比灵鹫书院更早出现,这股风气最初便是倚风阁的才女花魁秦森森带起来的。

那便都说得通了。

这样的一招棋,是谁也不曾想到的。

肃州,这几个月的邸报都比以往更早些时候送到。驿传的脚程还是一样慢,只是在邸报快到的前些时候,陈良玉便叫人快马去接了。

“她可以啊,一个万僚录,竟能压制得住朝野百官。”陈良玉站在祁连道某座山的云杉林外,抽看手里的数十幅书。邸报的书页未装订,各页间互不衔接,只能一张张抽过去看。

景明道:“长公主莫非真的要对国子监监生予以治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